-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课后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
世界主要国家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16·成都市零诊)下图示意太平洋某岛屿。读图,完成1~2题。
1.该岛盛行风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该岛东侧以畜牧业为主,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洋流 D.热量
解析:第1题,图示岛屿位于南半球40°~60°范围,处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北风。第2题,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以判断,该岛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来自海洋的西风迎风坡,多降水;东部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发展畜牧业。
答案:1.D 2.A
(2016·浙江金华联考)下图所示国家为世界重要红茶生产国。据考察发现,M地第一季度生产的茶叶质量最好。读图完成3~4题。
3.导致M地第一季度茶叶质量最好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土壤 D.气候
4.推测图中四地中,七月份降水量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3题,四个备选项中唯有气候条件在不同季度有明显变化,故选D项。第4题,由图中经纬度和国家轮廓可知,该国家为斯里兰卡,位于南亚,7月盛行西南季风,甲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最多。
答案:3.D 4.A
(2016·湖北八市一模)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之都,一年四季没有电闪雷鸣、急风暴雨,虽然降水稀少,但利马自建城四百多年以来,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街道绿树成荫,公园遍布全市,是名副其实的四季如春。读下表和图,回答5~6题。
利马气候资料
年均降水量 15 mm 年均温 19 ℃ 最冷月均温 16 ℃ 最热月均温 24 ℃
5.关于利马无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②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或基本与海岸线平行,水汽不易抬升,降水少
③沿岸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形成稳定的逆温层,难以成云致雨
④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降水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利马城虽然与西部沙漠近在咫尺,但自建城以来城市就是植被茂盛,街道绿树成荫,原因是( )
A.大量开采地下水,草木生长有稳定的浇灌水源
B.东水西调,工程措施解决了草木的浇灌水源
C.地面辐射,水汽凝结由浓湿雾形成的露珠,地面湿润
D.东南信风与沿岸冷水面接触,水汽凝结由浓湿雾形成露珠,地面湿润
解析:第5题,结合纬度位置可判断利马位于东南信风带,依据图中河流分布可判断利马东部有山脉分布,则该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而降水少;结合秘鲁寒流知识可判断,该地受寒流影响而降水少。故B项正确。注意厄尔尼诺现象不是每年都会出现,同时该现象出现时,会增加南美洲西海岸降水,与题意不符。第6题,注意材料中的信息“自建城四百多年以来”可排除近代技术带来的大量开采地下水、人工调水等措施,则A、B项错误;“植被茂盛”说明该地地面空气湿度较大,“降水稀少”说明水汽不是来自近地面,则C项错误。再结合利马临海位置及洋流、风向等因素,可判断D项正确。
答案:5.B 6.D
(2016·洛阳二练)据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报告显示,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击败加拿大温哥华,成为全球最适合人居的城市。全球前10大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中,就有4个位于澳洲,比例领先各国。读澳大利亚局部图及三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7~9题。
7.结合三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判断影响三城市气候差异的共同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8.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科技
C.人口与城市分布 D.矿产资源分布
9.下列对澳大利亚居住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好,政局较稳定
B.医疗卫生条件好,教育发达
C.气候条件好,适合人类居住
D.位于独立的大洲,与世界其他大洲往来少
解析:第7题,珀斯、墨尔本、悉尼三城市的气候类型分别为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三城市气候差异的共同因素是大气环流。第8题,图中铁路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而这些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故选C项。第9题,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的机场、港口在沿海城市分布较多,说明其与世界其他大洲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答案:7.B 8.C 9.D
(2016·成都市一模)读伊比利亚半岛地形图及气候资料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信风影响,两地夏季降水较少
B.受西风影响,两地冬季降水较多
C.受地形影响,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地
D.受海陆位置影响,甲地年降水量少于乙地
1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差较大,河流流程较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7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6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31讲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 鲁教版.doc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31讲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 鲁教版.ppt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doc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提升 鲁教版.doc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33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课后达标检测 鲁教版.doc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33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ppt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鲁教版.ppt
- 白天晚上教学课件.ppt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岗位目录(第一批)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画西瓜教学课件.ppt
最近下载
- 2025广西南宁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招聘编外聘用人员5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环氧地坪施工工艺流程.docx VIP
- DB 34T 2752-2016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docx VIP
- 2025年高考全国1卷读后续写讲评课件 -2026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专项.pptx
- MiniMk8调试与接线资料.pdf VIP
- 五菱宏光MINIEV说明书.docx VIP
- 2024初中物理教师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VIP
- 秦-使用手册-20131215.pdf VIP
-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遵义府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