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课件
碘过量 通常由于摄入过量的食物或水, 河北、山东部分地区因水中含碘过高,造成高碘甲状腺肿。 碘的供给量 成人: 150ug/日 UL: 1000ug/日 钙的消化吸收 钙在消化过程中,通常转化为可溶性的离子化状态,以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来吸收。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机体因素: 肝胆肾疾病、维生素D缺乏 膳食因素: 钙磷比不对、高脂膳食 钙缺乏 1、儿童: 生长发育迟缓、佝偻病 2、成人: 骨软化症、骨质疏松 * 血清钙↓可引起抽搐。 补钙过量 1、增加肾结石的危险。 2、引起降钙素分泌增多,发生骨硬化。 3、干扰、抑制其它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 4、钙的异位沉积。 钙的供应量 mg/d 年龄(岁) AL UL 1~7 600~800 2000 11~14 1000 2000 18 800 2000 >50 1000 2000 孕妇、乳母 1200 2000 钙的食物来源 奶类制品、虾皮、海产品、芝麻、大豆、豆制品、鸡蛋、绿叶蔬菜、硬果、菌类等 镁 人体镁含量约25克, * 65%±存在于骨骼、牙齿, * 27%分布于软组织, 主要在细胞内。 镁的生理功能 1、激活酶的活性,参与体内代谢。 2、维护骨骼生长,是骨细胞结构、功能的必需元素; 3、与钙共同作用于神经肌肉的兴奋、抑制; 4、松弛肠道括约肌,利胆、导泻、解痉挛; 5、作用于周围循环,使血管扩张、降压; 6、对激素的影响,甲亢必须补镁; 镁过量 腹泻、肌无力、血压低、凝血障碍、镁中毒(多在肾功不全)。 镁的食物来源 食物中普遍存在。 绿叶蔬菜、粗糙粮、坚果、 肉类、奶类、淀粉等。 钾 正常人体内钾的总量: 50mmol/kg, 主要存在于各组织的细胞内 钾的生理功能 1、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代谢:合成糖原、蛋白质时必须有钾的存在 2、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有降压作用。 3、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正常 功能:缺钾可发生肌肉麻痹。 4、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钾对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密切相关。 5、维持细胞内、外液的酸碱平衡。 钾的供给量 成人 60-100mmol/日 儿童 0.5-3.0 mmol/kg 钾的食物来源 钾普遍存在于各类食物中:优以植物性食物多。 土豆、豆角、青菜、柑橘、香蕉、豆类、油菜、蘑菇、海产品 * 肉类稍低。 钾缺乏 肌无力、 心律失常、 神功障碍等。 钾过量 * 血钾浓度>5.5 mmol/L, 为高钾血症。 * 表现:全身无力、肌肉酸痛、 心律失常、心脏停搏。 铁 铁是重要的微量元素 成人体内铁含量约 3~5克。 铁以两种形式存在 * 功能性铁:主要存在形式。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包括: 血红蛋白中60~70%, 肌红蛋白中3~5%, 细胞色素酶中 1%± * 贮存铁:以铁蛋白或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于肝、脾、骨髓中,约占25-30%属储存备用铁。 铁吸收 非血红蛋白铁:三价铁,与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结合成络合物,需还原成二价铁,才能吸收,吸收率低。如:菠菜 血红蛋白铁: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结合,吸收率高。如:动物肝脏 铁的生理功能 1、参与体内氧的运输和组织呼吸过程; 2、与红细胞的形成、成熟有关,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3、参与其它重要功能: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催化促进β- 胡萝卜素转化为VA; 4、抗氧化作用 铁缺乏: 铁缺乏是我国严重的公共问题,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以铁缺乏为主的贫血患病率平均在20%,其中儿童、孕妇、老年人患病率为高。 铁缺乏的病因 1.铁的丢失: 月经期;喂养不当;疾病; 医源性; 2.需要量增加: 孕期;哺乳期;婴儿期。 缺铁表现 1.贫血:(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2.免疫功能降低; 3.人体维持体温能力受损; 4.增加铅的吸收; 5.妊娠早期贫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胎儿死亡有关。 铁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吸收率较高。 动物血、内脏、虾子、大豆、黑木耳、芝麻酱、瘦肉、禽类、鱼类、海产品、蛋黄等。 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 蔬菜、干果等。 碘 * 人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