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时几个有趣的化学试验
●第一课时●
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
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
2、初步了解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教学设想:教师演示4个实验,把学生分成4组,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使用到了哪些化学仪器和一些基本操作,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说出仪器名称和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实验—演绎、启发—讨论
课题组成员:全班分成4人一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过程中使用到了哪些化学仪器和一些基本操作
一、三色杯实验
[实验用品]
仪器:50ml的量杯(筒)、药匙、表面皿、玻璃棒、研钵
固体药品:碘化钾、碘
液体药品:四氯化碳、异戊醇(或正丁醇)、水
[基本操作]
药匙的使用,按量取药,瓶塞取放,试剂瓶的归还,固体试剂加入到试管中的操作和加热方法,以及取用液体试剂常用的倾斜法。
[实验内容]
取一支50ml的量杯(筒)沿杯壁注入10ml四氯化碳溶液,再往里注入20ml的水,再加入10ml异戊醇(或正丁醇)溶液。用药匙小头取一匙KI固体于洁净的表面皿上,再取一小匙在研钵中研细的碘置表面皿上混合均匀。用一支用水润湿的玻璃棒粘起表面皿上的混合物,插入装有上述溶液的量杯中,不断搅动,观察量杯溶液中的三层颜色。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
I2与I-结合生成易溶于水的I3-(I2+I-I3-),碘在水中溶液度虽小,但在碘化钾和其它碘化物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所以实验室常用稀的KI溶液和碘单质配制成较浓的碘水。
二、“蓝瓶子”和“红瓶子”实验
[实验用品]
仪器:1000ml烧瓶
固体药品:氢氧化钠、葡萄糖
液体药品:1%的亚甲蓝水溶液、水
[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1)“蓝瓶子”实验:称取10g氢氧化钠固体,放入1000ml的烧瓶中,加入500ml水使它溶解。再加入10g葡萄糖,最后加入1ml1%亚甲蓝溶液到溶液呈蓝色。溶液静置几分钟后变成无色。塞上橡皮塞,振荡后溶液变成蓝色,再静置一段时间,溶液中的蓝色又逐渐消失,再振荡溶液,蓝色又出现。溶液的颜色能在蓝色和无色之间反复发生变化。亚甲蓝不仅是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指示剂,而且还是氧的输送者,起着一种催化作用。
(3)“红瓶子”实验:称取4g氢氧化钠固体,放在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100mL水使它溶解。再加入2g葡萄糖,最后滴入1~2滴0.5%的碱性藏花红指示液。塞上橡皮塞后按照上述相同方法操作。刚振荡时溶液呈红色,静置片刻变成无色。溶液的颜色也可以反复变化。
[实验原理]
亚甲蓝(C16H18ClN3S·3H2O2分子量373.90)是噻嗪衍生物,用作观察细菌和组织切片的染色剂,也可用来染丝和用作指示剂。亚甲蓝呈蓝色,容易被还原成无色。被还原的分子也易重被氧化成亚甲蓝。它的可逆性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用符号MB表示亚甲蓝,则上述反应可表示如下:?
由上式可知,本实验颜色变化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本实验所用的溶液是亚甲蓝、葡萄糖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刚配制时溶液蓝色,放置片刻,蓝色就褪去,这是由于亚甲蓝被葡萄糖还原的结果。当振荡上述无色溶液时,瓶内溶液跟空气接触的表面增大,氧气在溶液中的溶解量也增多,氧气就把无色的H2MB重新氧化成蓝色的MB。当瓶子静置时,溶液里葡萄糖所起的还原作用渐渐起主导作用,蓝色的H2MB又被还原成无色。上述操作可以反复许多次,直到瓶内的氧气耗尽为止。
碱性藏花红(C2OH19ClN4)也是一种氧化还原型指示剂,它在氧化态时呈红色,被还原后呈无色。用它替代亚甲蓝做变色实验,则在红色和无色之间反复变化,因此又叫红瓶子实验。
[注意事项]
(1)用葡萄糖作还原剂,溶液应是碱性介质,在酸性介质或中性介质中不会产生变色现象。
(2)为了增加演示效果,可适当增大碱量,这样变色周期短,现象明显。
(3)碱性藏花红试剂用量宜少,只要略显出红色即可。
(4)上述两个变色反应的最佳温度是25℃,所以冬天演示要略加热。
[问题和讨论]
试问:
(1)上述实验现象表明什么?
(2)谁做氧化剂、谁做还原剂?
(3)葡萄糖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4)循环操作现象是否无限重复?为什么?
(5)用Na2S溶液代替葡萄糖和NaOH溶液,事实表明有同样效果,为什么?
【解析】 如何解释这一有趣的实验现象?其中涉及到O2、葡萄糖或Na2S、NaOH的性质,知识跨度大,要求学生善于探索、富于联想,勇于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新情景现象。
【答案】
(1)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空气中O2做氧化剂,葡萄糖做还原剂;
(3)葡萄糖因含有—CHO而具有还原性;
(4)否,当一定量葡萄糖完全作用转变成葡萄糖酸时,已无还原性基团-CHO;
(5)S2-本身有较强还原性,S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不必另加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积的变化规律10月30日修改版.ppt
- 积分查表法学习目标.ppt
- 移动IP环境下无线网络的TCP性能改进方案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doc
- 移动教科网宽带专线线路租赁采购需求.doc
-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安全接入技术研究 UIC.doc
- 移动荷载下的结构内力分析.ppt
- 移动电子商务试验室软件介绍.doc
- 移动通信工程移动通信概述填空题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doc
- 移动迅速安静且定位精准.ppt
- 移动条码设备与用友NC集成仓储物流.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