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二章紫外.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紫外

第10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Abosorption spectroscopy UV-vis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分子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 四、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p171) 从德文radical(基团)得名。由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从德文konjugation(共轭)得名。由共轭双键中 跃迁产生。 B带:从benzenoid得名。 精细结构(230~270nm) 宽峰:重心在256nm附近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 五、影响吸收带的因素 如果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吸光物质,且不互相影响性质,则溶液的吸光度将是各组分吸光度的总和。 化学因素 光学因素—非单色光 光学因素 杂散光(末端吸收) 散射光和反射光 ----真溶液,空白对比补偿 非平行光 溶液中吸光物质不稳定,因浓度改变而发生解离、缔合、溶剂化等现象致使溶液的吸光度改变,因此测定时,应使溶液在测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测量波长:λmax 参比溶液 二、仪器测定引起的误差 最佳值:A=0.4343 适宜范围:0.2~0.7 光源 单色器 检测器 吸收池 读出 装置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p185 光源:分光光度计要求有能发射强度足够而且稳 定的、具有连续光谱且发光面积小的光源。 氢灯或氘灯:紫外区 钨灯或卤钨灯:可见区 氙灯 氢灯 钨灯 光源 单色器 检测器 吸收池 读出 装置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185 单色器:单色器的作用是将来自光源的连续光谱按波长顺序色散,并从中分离出一定宽度的谱带。 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 * 第一节 基本原理和概念 1. 紫外光:远紫外光(5~200nm) 近紫外光(200~360nm) 2. 可见光区:360~760nm 200~780nm 第一节 基本原理和概念 二、电子跃迁类型 分子轨道理论 σ电子、 π电子 非成键的n电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分子中的价电子在不同的分子轨道之间跃迁而产生的。 电子跃迁类型 5. 电荷迁移跃迁 6. 配位场跃迁 200nm, 强吸收,ε>104 200~400nm, 弱吸收,ε10~100 说明吸收峰在紫外-可见光谱中的位置。 R带 K带 B带 E带 R带 200~400nm, 弱吸收,ε10~100 K带 200nm, 强吸收,ε>104 B带和E带 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 E带:180nm 200nm 宽峰:重心在256nm附近 例 1. 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A 能量越大 B 波长越长 C 波数越大 D 频率越高 ? 2. 以下五种类型的电子跃迁需要能量最大的是: A σ→σ* B n→σ* C n→π* D π→π* 例题 3. 在下面四种类型的电子跃迁中,环戊烯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有: A σ→σ* B n→σ* C n→π* D π→π* 例题 4. 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 A 乙烯 B 1,4-戊二烯 C 1,3-丁二烯 D 丙烯醛 例题 三、UV的常用概念 吸收光谱(吸收曲线) 吸收峰:λmax 谷:λmin 肩峰 末端吸收 三、UV的常用概念 不同物质吸收光谱的形状以及?max 不同 ——定性分析的基础 同一物质,浓度不同时,吸收光谱的形状相同,Amax 不同 ——定量分析的基础 跃迁的基团。 能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基团。 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 三、UV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