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章固定化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固定化酶

专题4 酶固定化技术 1.概 述 1953年Grubhofer和Schleith首先将羧肽酶、淀粉糖化酶、胃蛋白酶和核糖核酸酶等,用重氮化聚氨基聚苯乙烯树脂进行固定。从60年代起,固定化酶的研究迅速发展,综述和专著大量涌现。现在,酶的固定化已拥有一套成熟的技术,而且在此基础上,已发展了细胞固定化技术。近年来,细胞器固定化技术、固定化多酶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多酶反应系统、固定化酶—微生物复合物等技术相继发展起来,因而使生物工程更趋向于相互联系,综合发展。酶的固定化技术则是这一发展的基础。 1.1固定化酶的涵义 酶是高效性的专一性强的生物催化剂。但是酶在水溶液中,一般不很稳定;作为催化剂,酶液只能一次性地起作用;若是用于医药或是化学分析,酶必须很纯,如此一次性使用,必然耗资可观。为了克服这种种缺点,人们开始探索将水溶性酶与不溶性载体联结起来。使之成为不溶于水的酶的衍生物,又能保持或大部分保持原酶固有的活性,在催化反应中不易随水流失。这样制备的酶,曾被称为水不溶酶(water-insoluble enzyme)、固相酶(solid phase enzyme)“bound enzyme”“fixed enzyme”等等。后来发现,一些包埋在凝胶内或置于超滤装置中的酶,本身仍是可溶的,只是被限定在有限空间不能自由流动而已。因此,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采用“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这一名称。所以,固定化酶,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1.2固定化酶的优点与缺点 1.2.1优点 固定化酶与水溶性酶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固定化酶可以多次使用,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酶的稳定性提高,因而单位酶催化的底物量大增,用酶量大减,亦即单位酶的生产力高。 (2)固定化酶极易与底物、产物分开,因而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产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 (3)固定化酶的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以装柱(塔)连续反应,宜于自动化生产,节约劳动力,减少反应器占地面积。 (4)较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5)辅酶固定化和辅酶再生技术,将使固定化酶和能量再生体系或氧化还原体系合并使.用,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 1.2.2 缺点 固定化酶虽然有上列优点,但用于工业生产的实例,至今仍然不多。原因就在于固定酶的应用尚存若干困难或缺点。 ⑴ 固定化酶所用载体与试剂较贵、成本高、工厂投资大,加上固定化过程中酶活力有损失,即酶活力回收率低,更增加了工业化生产的投资困难。如果用胞内酶进行固定化,还要增加酶的分离成本。固定化酶在长期使用后,因染杂菌,酶的渗漏,载体降解以及其它错误操作,也会致使酶失活。 ⑵ 固定化酶一船只适用于水溶性的小分子底物;大分子底物常受载体阻拦,不易接触酶,致使催化活力难以发挥。 ⑶ 目前固定化酶尚限于单级反应,多酶反应,特别是需要辅因子的固定化酶技术,还有待开发。 1.3研究固定化酶的理论意义 酶促反应机理的研究,是阐明生物体内各种复杂代谢过程及其调控的基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在已愈益清楚地认识到,生物细胞内大多数主要代谢酶,都是定位在生物膜上或亚细胞结构之中,它们在细胞中的这种结合状态,则是构成代谢过程乃至整个生命物质运动的严密有序性的基础。 以往酶学研究中,人们总是把酶从细胞的结合状态分离出来,加以探讨。酶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表明这种研究方法无疑是必要的,接近真实的。然而现在确也证明,结合在细脑膜和亚微结构中的酶,在催化性质上,毕竞与水溶状态下的酶存在差异。为了阐明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对于这种结合状态的酶,必须用更逼近真实的体系和方法来深入研讨。而固定化酶,在很大程度上可用作这种研究的理论和实验模型。固定化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生物体内膜或凝胶类的微环境对酶功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生物模拟。 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进行调节酶的亚基固定化和重组酶,使一些在溶液状态难于解离为“天然”亚基的酶得以解离,从而确定这些酶的四级结构和亚基功能。 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可以改变酶的性质。例如固定化辅因子,使酶不再要求游离辅因子。在效应物存在下(保护酶)进行化学固定化处理,使酶的构象“冻结”,从而使酶不再受效应物的影响。在底物存在下进行固定化处理,使其构象“冻结”,从而使酶处于高底物亲和力构象状态。 固定化酶技术转化为亲和色谱技术,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为酶等生物化学制剂提供快速的分离纯化手段。 固定化酶的动力学研究,还可以为农业化学和土壤化学中常遇到的类似体系,提供有益的启迪,乃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