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轮-地表形态的塑造
3、不同时间段河流侵蚀地貌的差异 河谷发展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 初期(A) 河流侵蚀作用________________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______型 中期(B) ________作用________,向河谷两岸________作用________ 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出现河湾 成熟期(C) 以向河谷两岸的________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________ 下切和溯源侵蚀 “V” 减弱 加强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下切侵蚀 侧蚀 侧蚀 槽型 考点探究 4、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差异 不同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有差异。 考点探究 “V”型谷 河湾 槽型谷 [温馨提示] (1)用“凹凸”两字掌握河流的凹凸岸。 (2)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归纳小结 【想一想】 (1)一般情况下,由冰川侵蚀而成和由流水侵蚀而成的峡谷形态上有何区别? (2)不同河段的河谷形态有何区别? 答案:(1)冰川侵蚀而成的峡谷多为“U”形谷,而流水侵蚀而成的峡谷多为“V”形谷。 (2)一般河流上游地带的河谷狭窄,多呈“V”形;到河流的中游,河谷展宽,多呈“U”形;到河流下游,河谷更加开阔。 考点探究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按河谷发育阶段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4.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 C D 考点应用 考点研析 (2014·北京卷)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谷( )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 (2)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A D 考点应用 二.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洪积 —冲积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 考点探究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 特点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 考点探究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角洲 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河流到达海岸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土壤肥沃,易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 考点探究 .河流堆积地貌。 (1)a出山口处:__________或洪积—冲积平原。 (2)b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 (3)c入海口:__________。 冲(洪)积扇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特别提醒 1.河流堆积地貌并非只出现在河流的下游。 虽然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但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堆积成三角洲。 2.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堆积颗粒物并非都是由粗到细。 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但这个规律只适合于连续发生沉积的某个河段,对于整条河流来说,由于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交替进行的。 考点探究 (2013·江苏高考)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 读图回答 (1)~(2) 题。 (1)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 ) 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 (2)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