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科技哲学 第三章 第一节.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哲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三章 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 从“科学的哲学”(scientific philosophy)到“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科学的哲学”: 1。反对抽象晦涩的哲学思辩 2。反对建立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 3。以自然科学为真理的范本 4。追求自然科学的明晰性、简洁性与实证性 第一节 逻辑经验主义 “维也纳小组(Vienna circle)” 石里克、卡尔纳普、魏斯曼、纽拉特、艾耶尔、汉恩、哥德尔、氟兰克、克拉夫特、考夫曼、门格尔、费格尔 1929:《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小组》 一、理论来源: 1.弗雷格、罗素与维特根斯坦开创的逻辑分析运动 2.洛克、贝克莱与休谟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 3.由孔德和马赫开创的实证主义思潮 4.20世纪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相对论、量子力学、数理逻辑) 二、主要观点: 1.认识论上的经验主义:我们所有的知识本质上来源于经验 2.逻辑与数学的真理是分析真理,可由分析命题中词的意义得到,不反映经验世界的信息 3.因此,若命题的真理性不仅仅来源于逻辑,则其中必包含经验内容,这一部分的真理性需要靠经验和观察证实 4. 形而上学的命题不是错误的,而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是对命题进行逻辑分析(科学的哲学) 三、石里克(1882-1936) 1904,在普朗克指导下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22:维也纳大学“归纳科学的哲学”讲座教授,创立维也纳学派 1936,去世 《当代物理学的空间和时间》,1917 《普通认识论》,1918 《哲学的转变》,1930 《意义与证实》,1936 1.“批判实在论” (1)先天综合判断不可能 数学与几何学是先天分析判断 时空与因果律失去了先天有效性(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2)知识与经验 经验:对个别事物或属性的体验 知识:从经验中找出一般,达到对事物的概念的认识 (3)“批判实在论” 肯定作为经验知识的对象和科学观察不到的实体存在 对于那些不能直观和想象的科学实体,就必须用“概念之网”抓住它们 2.哲学的转变 (1)以往的哲学史是按照一个绝对真理体系推翻另一个绝对真理体系的矛盾逻辑演进,哲学很难说有什么真正的进步 (2)过去时代哲学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是哲学家们总是追求建立一个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 过去时代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是认为哲学命题的真正意义和最后内容可以再用陈述来表达,即可以用知识来阐明;这就是形而上学的错误。形而上学者的努力一向集中在这一荒谬的目标上,要用知识来表达纯粹性质的内容(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要说那不可说的东西。性质是不能说的,只能显示在体验中,而认识与体验毫无关系。 (3)一切陈述即知识都有共同的东西,即逻辑形式,而形式本身则是不能再描述的 (4)哲学的使命不在于提出命题,而只在于澄清逻辑 哲学不是一个命题体系,它不是一门科学。那么哲学是什么呢?它虽然不是一门科学,却仍然是很有意义的,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今后可以像从前一样,被尊为科学的女王;因为确实没有这样一条规定:科学的女王本身也必须是一门科学。 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和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科学的内容、灵魂和精神当然离不开它的命题的真正意义。因此哲学的授义活动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开端和归宿。 (5)哲学的转变表现在从一个知识体系到一个活动体系,从对形而上学的追求到探索命题的意义 Let’s do philosophy Learning by doing 那时将不再有必要谈论‘哲学问题’,因为人们将对一切问题进行哲学的谈论,这就是说,进行有意义的、清楚的谈论。 3、意义标准与证实原则 (1)意义的可证实原则:命题的意义在于它的证实方法 “形式真理”与“经验真理” (2)“可证实性”是指证实的可能性,即证实的逻辑可能性 (3)在证实方法以外的命题,如形而上学的命题,则是无意义的命题 “科学划界”:科学与非科学 Justify(justification):证实、证明、证成、辩护 4.“知识”的定义: 知识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 S知道(know)P是真的,当且仅当 (1)S相信P (2)P是真的 (3)S相信P是真的已经得到辩护(justify) “知识悖论”(盖蒂尔悖论): (1)玛莎将是被雇佣的那个人,玛莎今天早上有不守规矩的头发 因此, (2)得到这个工作的人有不守规矩的头发 解决方案: S知道P,如果 (1)P是真的 (2)S相信P (3)要是P不是真的,S不会相信P (4)要是P是真的(但其他次要的东西有所不同),S仍然会相信P 5.伦理学问题 (1)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人的行为的动机,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因而是科学的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