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裸眼3D现代技术发展-东莞台商子弟学校首页
類別:資訊類
篇名:
淺談裸眼3D 現代技術發展
作者:
古哲軒。東莞台商子弟學校。高一3 班
蔡豪挺。東莞台商子弟學校。高一3 班
黃偉洋。東莞台商子弟學校。高一3 班
指導老師:
顏榮志老師
淺談裸眼3D 現代技術發展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科技正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們的生活。人類是一種
住在三維空間的生物,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臨,3D 影像的技術也漸漸被人們所
普及。從日常生活中映入眼簾的三維到影像中的立體,影像再也不僅是侷限在二
維,而是已經憑藉光影效果實現立體,在虛虛實實中與人類互動,雖然只是虛幻,
但卻有如實物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 。近年來電影院推出的3D 電影雖好評不斷,
但是卻要隔著一副眼鏡才能看到那虛虛實實的世界,隨著3D 技術快速發展,透
過3D 眼鏡產生立體視覺的世代已成過去式。裸眼 3D --僅通過肉眼,就能觀看
這一種具備沉浸感的3D 顯示方式,才是未來影像科技很重要的發展方向。
二、研究目的
1、探討裸眼3D 影像技術
2、分析裸眼3D 在影像設備上的應用
3、探討裸眼3D 現代技術發展--以超多維電子公司為例
三、研究方法
筆者想以超多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裸眼3D 產業為例,探討裸眼3D 現代
技術發展情況。以該公司在裸眼3D 技術發展上的成就,筆者藉由內容分析法,
自通過該公司許可的條件下,從該公司科技人員獲取相關紙本與電子資料,再以
文獻研究法找尋相關書籍和從網路上擷取相關資料進行研究與分析。
貳●正文
一、探討裸眼3D 影像技術
(一)3D 顯示技術
3D 顯示技術 (又稱為立體顯示技術)是一種利用光學使人左右眼產生視差
而受到不同的畫面,進而在大腦中產生出立體影像。「當雙眼同時觀看同一物體
時,兩隻眼睛視軸的間距約為6.5 公分」(如圖一)(羅瑋 ,2012 ),故此在看有一
定距離的物體時,雙眼的視軸不可能為一條重疊直線,所以左眼看到的與右眼看
到的景象會有些許的差異,這種差異被稱為 「視差」。3D 技術便是以人工的方式
來重現視差,讓左眼與右眼分別看到不一樣的影像,經由大腦對圖像進行疊加作
1
淺談裸眼3D 現代技術發展
用,進而產生立體感。
圖一 視差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無年代)
利用視差成像的三維顯示技術是最早出現且成熟的立體顯示方式,視差型三
維顯示方式可分為需要助視工具和不需要注視工具兩大類。而需要助視工具的三
維顯示設備是最早出現並產業化的立體顯示裝置。這類型的顯示裝置所需要的助
視工具主要有 「偏振眼鏡」、「互補色眼鏡」和「液晶眼鏡」。該類顯示器通過時
間或空間的分割方式,使左右眼各自看到該看到的畫面,加上人眼的視覺暫留的
生理特性,就可以達成立體效果。這種眼鏡的應用十分廣泛,效果也容易實現全
高清,並且亮度不會被降低。但是製作眼鏡的成本比較昂貴,觀看者使用起來也
不是很方便。(王涌天 、陳靖、程德文 ,2015 )
(二)裸眼式顯示技術
雖然戴著3D 眼鏡這種方式可以滿足多人共同觀看的需求,不過在觀看時必
須要配戴特殊眼鏡依舊是相當大的阻礙。因此裸眼3D 技術,這種不需要配戴特
殊眼鏡便可以觀看3D 影像的技術,便成了首要的研究目標。從目前的裸眼3D
技術上可分成三大方法:視差擋板法、透鏡陣列法以及指向光源法 。
1 、視差擋板法
依靠其螢幕內置的在背光模組及LCD 面板間的一層視差障壁,通過這層視
差障壁將顯示畫面分成極其細微的垂直條紋,並通過視差障壁後面的偏振開關液
晶屏進行控制,當進入立體顯示模式時,視差障壁會相應的遮蔽左右眼的接收畫
面,從而將左右眼的可視畫面獨立開來,再通過人的大腦合成3D 圖像。(如圖
二)這種方法的優點便是在結構上和製作上都比較簡單,而缺點便是亮度會下降,
再來就是觀看的時候會受到距離、角度和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