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饮茶基本方法的演变.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饮茶基本方法的演变.ppt

第二节 中国饮茶方法的演变 前言:我国饮茶的方法先后经过烹茶、点茶、泡茶和当代饮茶法等几个阶段。 一、唐代烹茶 1、中唐之后,饮茶风俗日盛,成为国饮。很多文人雅士以茶会友,辟茶室,植名茶,吟茶诗,做茶画,著茶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唐代饮茶风盛的原因: (1)国家经济繁荣,茶叶种植面积增加,品质提高,制茶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加强。 (2)国家统一,交通发达,南茶北运,使饮茶风俗得以不断传播。 (3)中外交往频繁,社会风气开放,使唐朝的茶文化独具开创性。 (4)陆羽写成了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的发展。 3、唐人饮茶的方法 (1)煎茶法 ① 选茶:唐代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煎茶法用的是饼茶。 ②工序:经过炙、碾、罗三道工序,做成待烹的茶末,存放在盒子里备用。 ③选水:选用山水或江河水、井水放到有方形耳的大口锅中。 ④烧水: 第一沸时,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第二沸时,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子在水中搅动形成水涡,使水沸度均匀,用量茶小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再加搅动。 第三沸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去,使开水停沸,生成泡沫,此时把茶沫中黑色的一层水膜去掉(浮在茶汤上面的是精华,陆羽称为沫饽) ⑤酌茶:即向茶盏分茶,使各碗沫饽均匀。 ⑥品茶:趁热饮茶,将鲜白的茶沫、咸香的茶汤和嫩柔的茶末一起喝下去。 (2)庵茶法:将茶叶先碾碎,再煎熬、烤干、舂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口的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后饮用。 (3)煮茶法:把葱、姜、枣、橘皮、薄荷等物与茶放在一起,充分煮沸。 总结:唐代饮茶开启 了品饮艺术的先河,使饮茶成为了精神生活的享受。 二、宋代点茶 1、宋代饮茶概况 (1)中国茶饮在宋代更为盛行,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福建建安北苑出产的模压龙凤茶名冠天下。 (2)宋徽宗赵佶御笔亲书了一部《大观茶论》,流传后世。 (3)宋代点茶已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普及。后传至日本经千利休改造成为了日本茶道。 (5)点茶:先将适量的茶粉放入茶盏中点泡一些沸水,将茶粉调成清状,然后再添加沸水,边添边用茶筅搅动,直到茶汤表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点泡后,如果茶汤的颜色呈乳白色,茶汤表面泛起“汤花”能较长时间凝注杯盏内壁不动,这样就算点泡出一杯好茶。 3、宋代斗茶: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也称茗战。 一看汤色:纯白如乳为上。表明茶质鲜嫩,制作精良。 二看汤花:色泽与汤色一致。汤花散退较早,出现水痕为负。 最后品评茶汤,味、香、色俱佳才能获胜。 使用茶盏:福建建安的兔毫盏(黑釉瓷的一种) 4、宋代泡茶游戏——分茶,又称茶百戏。即用高超的点茶技艺。使汤花在极短的时间内显现出奇幻莫测的图形或字迹。有的技艺更高超,只需单手提壶,将沸水由上而下注入放好茶末的茶盏中,茶面立即呈现奇丽的图形或文字。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