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检测17.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检测17.doc

第一章 专题三 本训练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用时60分钟 1.(原创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C ) 沿着兰江南行,不久就可以到达郭洞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某种具有审美性和理想的乌托邦式的遮蔽,它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 ①掩藏村庄的还有围墙外繁茂的树木 ②不仅说明村庄在过去为了安全而壁垒森严 ③使村庄隐秘在一种更加古老的氛围之中 ④村庄周围有石头垒成的围墙 ⑤而且说明村庄封闭式的生活特性 ⑥出入村庄需要通过石门这道关隘 A.④③①⑥②⑤     B.⑥④①②⑤③ C.④⑥②⑤①③   D.②⑥⑤③④① [解析]这是一个描写性的语段,④从村庄外围写起,承接横线前的文意。⑥是对围墙的进一步描写。②⑤“不仅……而且……”连用,是作者对村庄结构的分析。①③是对树木的描写,从“还有”一词可看出应在“围墙”之后。 2.(原创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D ) 当我们跷起二郎腿,用橡胶锤子敲击膝盖时,小腿就会不自觉地向前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反射是人为适应环境而逐渐形成的,例如人一吃很酸的山楂就会口水直流。 ①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②这是人体反射作用的表现 ③非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 ④人体不经过大脑思考就作出的反应叫作反射 ⑤敲击膝盖小腿弹起的现象就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⑥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A.②③⑥④⑤①  B.⑤②③⑥④① C.⑤①②⑥③④  D.②④⑥③①⑤ [解析]这是一个说明性语段,主要说明了条件反射的道理。备组合的6句话,②中的“这”承上复指小腿反弹现象,应在第一位。④提出“反射”这一概念,⑥将其进行分类,③①说明非条件反射,⑤举例说明非条件反射,照应横线前的话,与横线后面的句子相对应。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 ) 如果你站在哈哈镜前,就会发现哈哈镜里的自己完全变了形。这是因为光的反射在起作用。镜子具有很强的反光能力,当我们照镜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哈哈镜的镜面是凹凸不平的,它反射的光不像我们平时用的平面镜那么直,所以哈哈镜里的你就会变得七扭八歪了。 ①如果镜面凸出来照出来的人像就会变小 ②照在我们身上的光线会照到镜子上 ③如果镜面凹进去照出来的人像就会变大 ④如果镜子是光滑平整的照出来的人就是正常形象 ⑤再传到我们的眼睛里 ⑥这些光线通过镜子的反射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解析]这是一个说明性语段,主要说明了哈哈镜使人变形的原因。从6条横线的标点符号看,备选的6句话由两个复句组成,其中①③④为假设复句,可作为一个结构单位,其他为非假设复句。据此可以排除CD。B中的⑤⑥不衔接,应予以排除。 4.(原创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B ) 我们沿着木板小路继续向上,终于到达了首座山顶,发现路边密丛丛的乔木灌木忽然变成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兴奋地扑进竹林里,只露出一张灿烂的笑脸,把人性本来的天真融进了大自然之中。 ①却茂密得伸不进一只脚去 ②那一望无际的竹林只有半人高 ③犹如一片墨绿的海洋 ④清风吹来便绿绿地抖动起来 ⑤从山顶一直铺到山下 ⑥又如一幅嫩绿无边的锦缎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①④③⑥⑤ C.④⑤③⑥②①  D.④⑥⑤①③② [解析]这是一个描写性语段,描写的中心是路边的竹林。在备选的6句话中,“犹如”句与“又如”句是比喻句,表明③在⑥前,衔接紧密。据此可以排除A、D。这两个比喻的本体为“那一望无际的竹林”,这表明②在③⑥之前,据此可以排除C。将B的语序代入原文,就可以验证该答案的正确。 5.(原创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D ) 眼睛的构造非常精巧。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内层是视网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信号被大脑转换成图像,我们就可以看见东西了。 ①视网膜上含有对光线极为敏感的细胞 ②它们就向大脑发出信号 ③当光线照射到这些细胞上时 ④物体的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眼睛内 ⑤由晶状体把这些光线汇聚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