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5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之走向.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5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之走向

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之走向 【作 者】桂起权 【作者简介】桂起权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 武汉 430072 【内容提要】在经济学理论背后的解释性理论其实就是科学哲学。从这一认识出发,本文扼要地阐述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脉络和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若干代表性的新成果。重点介绍对经济学家最有影响的证伪主义、纲领方法论与科学革命论等思潮,并表明它们确实有助于理解经济学的概念结构。最后,作者主张在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中需要大力开展跨学科性的多学科协作。 【摘 要 题】西方经济学 【关 键 词】经济学方法论/证伪主义/纲领方法论/科学革命论/跨学科协作 【正 文】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经济学哲学的兴趣日益增长,对国际上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在西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哲学的激励,经济学方法论作为经济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迅速地发展成一个独立分支。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思想观点十分活跃,西方文献数量剧增,这就为读者研究经济方法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料背景。   最近,我国学者组织翻译了《经济学方法论译丛》一套五本,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00年12月出版。其中尤其是《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R·E·巴克豪斯主编,M·布劳格等16位专家著)和《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L·A·博兰著)这两本书,集中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精华,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该研究领域的所有重要话题。这就大大方便了中文读者。   话说回来,这两本共1000页的厚书读起来也许并不轻松,原因有两方面。要知道,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要旨在于用科学哲学的概念模式来分析西方经济学。然而,一方面是科学哲学与大家在哲学教科书里所熟悉的观念相去甚远;另一方面是西方经济学作为专门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它与大家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所熟悉的套路也相去甚远。因此,这些内容就很可能会给一般读者带来双重的困难。关键在于,读者要尽快适应新情况,进行概念模式的转换,从方法论上取得理解市场机制的新的洞察力。   本文的目标在于,在高度压缩的篇幅内,出于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特殊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波普尔、托卡托斯、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精华,并表明它们何以能用于解释市场经济理论的概念结构、逻辑方法和科学革命。     一   在19世纪,对西方经济学的古典部分作方法论分析可说是从西尼尔开始的,他在《政治经济学大纲》(1836)中提出了四条不需证明的公理,尤其是把“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尽可能多的财富”作为第一原理,认为“它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像万有引力在物理学中一样”(注:宋承先主编:《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195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既是逻辑学家又是经济学家的J·S·穆勒在《政治经济学若干未解决问题论文集》(1844)中讨论了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此后,凯尔恩斯(J.E.Cairnes)在《政治经济学的特征与逻辑方法》(1875)、门格尔在《经济学与社会学问题》(1875)、老凯恩斯(J.N.Keynes)在《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1891)中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学的方法论。   在20世纪,哈奇森的《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与基本假定》(1938)和马克卢普的《论经济语义学》(1963)这两篇著名论文,使他们进入经济学方法论专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颇有名望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方法论之争》,1963)与弗里德曼(《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1953)在方法论上各持己见,前者为操作主义者,后者是工具主义者(主张虚拟前提无妨大局,能作出成功预测就好)。另外,对主流派经济学持批判态度的新制度派经济学家如缪尔达尔(1953)与琼·罗宾逊夫人(1962)也都发表了异端的方法论观点。     二   积累导致飞跃。1980年前后开始出现一批经济学方法论论著。如霍利斯等的《理性经济人》(1975),罗森伯格的《微观定律:一个哲学分析》(1976),斯图尔特的《经济学的推理与方法》(1979),克兰特的《对策的作用:经济学理论的逻辑结构》(1979/1984),豪斯曼的《资本、利润与价格:论经济学的哲学》(1981),博兰的《经济学方法的基础》(1982)和考德威尔的《超越实证主义》(1982)等等。   在科学哲学中,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逻辑经验主义一直占主导地位,他们最关心的是科学理论的可证实性、公理化结构与说明的模式。50年代末,波普尔证伪主义崛起(它仍属于逻辑主义)。相应地,早期的经济学方法论学者(如哈奇森)也非常重视对经济学理论逻辑结构的分析。60-70年代,历史主义学者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1970)给逻辑主义致命的一击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70前后至少有五位经济学家开始研究经济学中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而1976年拉齐斯出版的专题论丛《经济学中的方法与评价》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