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14(苏教版).docVIP

高一数学教案: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14(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数学教案: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14(苏教版)

三垂线定理(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应用的规律. 2.善于在复杂图形中分离出适用的直线用于解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强化训练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和转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规律. 2.教学难点:对复杂图形如何分离出符合定理的条件用以解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时安排 本课题共安排2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常规教学,教师课前设计好幻灯片,上课时讲练结合,学生思考并记录关键步骤,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五、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请一个同学来叙述一下定理的内容. 生: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生: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学生回答时,教师画出图形,板书如下:) 并指出:a必须在平面α内,但不一定经过点O. 师:从定理的结论看,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判断直线和直线垂直的重要命题,在论证直线和直线垂直的问题中,我们常常用到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应用. (二)解题训练,提高能力 例1  Rt△ABC在平面α内,∠C=90°,AC=16,P为α外一点,PA=PB=PC,如果P到BC的距离为17,求点P到平面α的距离. 分析: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需要先作出这个距离,然后在适当的三角形中解这个三角形,本题关键的问题是确定点P在平面a内射影O的具体位置和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性质. 解:作PO⊥平面α, ∵  PA=PB=PC, ∴  OA=OB=OC. ∴  O为Rt△ABC的外心. 取BC中点D,连结PD、OD. 则OD是△ABC中位线. 由三垂线定理知PD⊥BC,即PD=17,在Rt△ABC中,OP= 说明:这个例题通过三垂线定理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从而得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是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并讲解课本例题: (课本例2)道旁有一条河,彼岸有电塔AB,高15m,只有测角器和皮尺作测量工具,能否求出电塔顶与道路的距离? 例2  如图1-96,在正方体AC1中, 求证:(1)AC1⊥A1D. (2)AC1⊥平面A1BD. 分析:本例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时,如何正确运用三垂线定理.事实上,要证明AC1⊥A1D,满足的射影所在平面是竖直位置的平面DA1,垂线是C1D1,斜线是AC1,射影是AD1.应当克服思维定势给证题带来的消极影响. 教学时,教师先写出第(1)小题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并画出图形,写出证法要点,教师作个别指点.然后,让一个学生板演,教师讲评.接着教师再写出第(2)小题的题目,让全体同学观察、思考. 证明:(1)连结AD1,由正方形可得. ∵AD1⊥A1D, C1D1⊥平面AD1, ∴AC1⊥A1D. (2)由(1)AC1⊥A1D, 同理可证:AC1⊥A1B. A1D∩A1B=A1, ∴AC1⊥平面A1BD. 例3  点P为平面ABC外一点,PA⊥BC,PC⊥AB,求证:PB⊥AC. 证明:过P作PO⊥平面ABC于O,连结OA、OB、OC. 例4  长方体ABCD-A1B1C1D1中,P、O、R分别是AA1、BB1、BC上的点,PQ∥AB,C1Q⊥PR. 求证:D1Q⊥QR. 分析:PQ∥AB提供的结论是PQ⊥平面BB1C1C,又因为C1Q⊥PR,在平面BB1C1C上,利用三垂线逆定理,就可以得到RQ⊥QC1;又因为D1Q在平面BB1C1C上的射影是QC1,再在这个平面上利用三垂线定理,就可以得到结论. 证明:∵PQ∥AB,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得PQ⊥平面BB1C1C,PR是平面BB1C1C的斜线,RQ是斜线PR在平面BB1C1C上 ∴RQ⊥QC1. 又∵D1C1⊥平面BB1C1C,D1Q是平面BB1C1C的斜线,QC1是 ∴D1Q⊥QR. 说明:本题运用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探讨了直线与直线垂直关系的转换,图形中直线位置关系较为复杂,而且射影面也非常规位置,学生可能无法轻易看出,教师应当适当引导. (五)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一些应用. 六、布置作业 (复习参考题一)8、9. 补充: 1.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AD⊥BC于D,沿AD把△ABC折起,使∠BDC=90°,求折起后点B到AC的距离. 解答:作BE⊥AC于E,连结DE. ∵BD⊥DC,BD⊥AD. ∴BD⊥平面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