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历史2012年9月古代印度教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洛阳的白马寺 我国最早的官方佛教建筑。 为什么走君主专制: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灌溉工程需要、小农经济分散性等等;四种文字对比 (2)种姓制度特征: 职业世袭 婆罗门:教育与学习吠陀,为自己和他人祭祀,以及布施与接受(施舍物) 刹帝利:保护人民,给予施舍物,祭祀,学习吠陀以及节制现世享乐”。 吠舍:牲畜,施舍,祭祀,学习吠陀,商业以及高利贷,农业。 首陀罗:无怨恨地为那些(上述的)种姓服务。 ——《摩奴法典》 影响:社会隔离,妨碍人员流动 2006年5月,在印度孟买附近的帕尔嘎镇,1名青年杀死了他的姐夫。 这名青年名叫迪利普,他杀死姐夫的唯一动机就是因为姐夫是低种姓。迪利普一家人是婆罗门,但他的姐姐却爱上了邻居小伙普拉布。普拉布一家人是吠舍,经营着一个牛奶场。两人偷偷相爱了8年,最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步入婚姻殿堂。就在他们的蜜月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弟弟迪利普伙同另外两名亲戚用菜刀砍死了普拉布。最后,凶手被判处死刑 。 最高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护通婚的夫妇。 ——东方网文章《印破陋习出新招:不同种姓通婚奖励1000美元》 致更多骗婚现象出现,以前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高种姓的人为了获取奖金而与低种姓的人结婚,结婚之后不久又离婚,再与同种姓的人结婚。 影响:社会隔离,妨碍人员流动 印度现在拥有11亿人口, 其中2%—5%的人口是婆罗门,也就是2200万—5500万。 这些人占据着印度全国政府和司法部门超过70%的岗位; 而所谓“贱民”又分出许多等级,最低的一种叫做“邦吉”,约有2200万到3300万人,占到总人口的2%—3%,他们中很多人的工作就是爬到印度一种“干燥厕所”下面清除人们的粪便 印度政府规定,公立大学必须为“不可接触者”保留22.5%的名额,最近又将这一配额提升到50%。 这些措施均遭到高种姓者的反对。1990年,新德里几十名高种姓学生集体自焚而死,抗议当局提高政府中低种姓者的名额。前不久,新德里的警察还使用催泪弹和水枪把示威游行的高种姓学生驱散,他们抗议政府提高低种姓学生的入学名额。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列国时代:佛教创立 1.创立时间、创始者: 前6世纪 悉达多 经典:三藏经: 《经藏》、《律藏》、《论藏》 2、创立背景: 刹帝利、吠舍经济力量上升后,对种姓制度的不满,尤其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刹帝利贵族……通过战争和掠夺,在经济上也拥有最多的财富……这样就促使本来就不甘心居于婆罗门之下的刹帝利起来反对婆罗门的最高地位。 有不少吠舍靠经商或放高利贷致富。他们占有许多土地和财产,成了新的奴隶主。……随着经济地位的改变,富有吠舍的政治地位也有了提高,有些人还参加了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挤进了统治阶级的行列。他们当然不满于婆罗门的特权与说教。 ——《世界上古史》 3、理念:众生平等 有一个首陀罗挑粪在路上遇见释迦摩尼,连忙避开。但释迦摩尼毫不在乎,上前嘘寒问暖,请他出家修行,脱离苦海。 佛教的理念? 4、基本教义: “四谛” “苦谛”:说明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 “集谛”:说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造业就不免受轮回之苦; “灭谛”:说明必须克制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从而消灭苦因,断绝苦果; “道谛”:说明要达到涅槃必须修道。 5、经典:三藏经: 《经藏》、《律藏》、《论藏》 佛曰: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