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志特殊工艺井编写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油田开发志(钻井部分第三节??? 特殊工艺井) 初稿:谢学明 第三节??? 特殊工艺井 定向井 所谓定向井是指按照一定目的要求,沿着设计轨道钻达预定目的层位的井。江汉油田1984年引进美国进口的第一套单点照相测斜仪,使用 “涡轮+弯接头” 组成的定向钻具在潜江王场红旗码头打成了江汉第一口“江油陆采”的定向井——黄36井,主要施工人员有钟其沐 、张学礼、周世良、谢学明等。随后引进了纳维钻具代替涡轮钻具定向造斜,延长了井下动力钻具的使用时间,较大地提高了定向速度。随着定向井技术的进步以及工具、仪器的完善与配套,1998年购置了第一台国产有线随钻测斜仪,使定向井向高难度和提速方向发展。周世良、 游云武率先提出了在易斜地区进行复合钻井试验,将传统的转盘钻井方式改变为钻头+螺杆复合钻井方式。2001年在汉江边上部署了代斜9-3井,钻探目的是探明汉江底部两个目的层的油藏,是一口施工难度较大的定向井。当时,谢学明、刘新伟刚从海上油田学习回来,他们借鉴海上油田先进钻井技术,到管子站加工定向接头和挑选φ209mm的欠尺寸稳定器,首次大胆试验“钻头+单弯螺杆+有线随钻+欠尺寸稳定器”组成的简易导向钻具组合,只用一趟钻就完成了增斜、降斜、扭方位、稳斜的多道定向工序,改变了过去需要频繁起下钻的常规定向模式,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后来经过大力推广应用,该项技术不仅能有效地控制井眼轨迹,而且能缩短钻井周期,大幅度提高机械钻速,比常规钻井方式的钻井速度提高2—5倍,与同地区同地层相比,平均机械速度提高20%。 二、水平井 通常人们把进入油气层井眼的井斜角不低于86°的井段称为水平井段,能沿油层走向形成这种水平位移的特殊定向井归纳为水平井。江汉油田第一口水平井——王平1井是1999年聘请胜利油田技术服务完成的。随后在钻井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于2001年打成了江汉油田第一口自行设计施工的水平井——钟平1井。为了圆满成功地打好这口井,钻井处专门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项目组长张良万,主要施工人员谢学明、梁定火、刘志申、黄军辉、熊礼方。当时在没有MWD无线随钻的条件下,采用比较落后的有线随钻测斜仪在井斜60°以上试验“泵冲法”座键成功,解决了水平井着陆控制井眼轨迹的技术难题,完钻井深2415m ,井斜角86o 以上的水平段长160m,穿透油层井段长153m,油层钻遇率95.6%,初期日产原油30吨。钟平1井井眼轨迹控制图如下;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定向技术的不断提高,水平井技术发展很快,紧接着几年里打成了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对接联通水平井 、薄油层水平井。薄油层通常是指储层厚度不大于2米的储层,它可分为自然形成的薄油藏和老油田长期开采剩余的边底水构造油藏。2003年6月完成的王西平2井是一口高难度三维薄油层水平井,油层厚0.9m,采用先进的FEWD随钻地质测井和导向钻井技术,随时进行地层参数预测和轨迹调整,设计水平段长135.09 m,实际在0.9m厚的油层中穿行102m。A点垂深3441.9m,井斜86.4°,方位0.32°,B点垂深3433.54m,井斜93.69°,方位342.02°,该井钻探成功,标志着江汉油田水平井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浅层大位移多目标井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湖底部地质储量,实现“湖油陆采”之目的有两条途径,一是借助浅海建造人工平台技术;二是购置斜井钻机。采用这两种方案,钻井投资都比较高,不利于降低勘探成本。何开平、张国仿首先提出了实施浅层大位移多目标井钻井技术,能够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为此在该区块部署了三口井,钻探中运用了双立管和“单弯螺杆+有线随钻”组成的简易导向钻井技术,完成了该区块长8X、长9X、长10X三口井的钻探。其中长10X井是长湖地区2001年完成的一口位移最大的浅层大位移多目标井,完钻井深2030m,水平位移1238.86 m,位垂比0.85。井眼轨迹控制图如下; 长10X井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创下了江汉油田六项新纪录:1、在广华寺流沙浅层(井深286m)定向造斜;2、在大井眼φ311.2mm 井眼首次定向成功;3、首次在浅层大斜度井段下φ244.5mm技套成功;4、研究了广华寺防钻头泥包、出新眼、井垮的泥浆体系;5、解决了大位移摩阻扭矩大下套管困难的技术难题;6、大斜度井电测一次成功。主要施工人员有:张正录、谢学明、刘新伟、刘志申、黄军辉、熊礼方、刘家木、余武员 。 四、侧钻井 ?侧钻技术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裸眼井内侧钻技术,即在裸眼井内打入水泥造成人工井底然后側钻或条件允许时直接进行悬空侧钻形成侧向井眼的工艺技术。二是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即依据设计要求,在套管内某位置开一窗口或铣掉一段套管,侧向钻出一新井眼,实现重新完井的工艺技术。 侧钻井是在普通定向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具有普通定向井和水平井的共性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