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谷文化论坛纪要0812
“全国五谷文化高层研讨会”会议纪要
会议名称:全国五谷文化高层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2年7月31日-8月2日
会议地点: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新蔚州宾馆
主办单位: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社科联、河北省文化厅、张家口市农科院、河北省蔚县人民政府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群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河北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董经纬、张家口市副市长杨玉成、 蔚县县委书记王志军等专家、学者一百多人参加会暖泉镇西古堡泥河湾人类文化遗址。·国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反映出谷黍在当时作为主粮的现实。粟还是古代政府税收的来源之一、社会财富的重要象征。中国几千年以农立国,稷神崇拜和祭祀之风相延。稷崇拜经历了稷官—后稷—稷神的演变,古代稷神与社神祭祀往往并提,“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
从精神层面说,谷子以其耐旱耐瘠耐贮存等生物学特性,哺育了中华民族,培养出华夏子孙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粟文化深深烙印在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人文情怀。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唐·李绅《古风二首》诗:“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直到今天仍有这种关注民生、珍惜粮食的情怀。近代,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缔造了新中国,小米进一步成为红色文化的载体。
从全球范围看,古代文化中的粟符号又是独特的,例如朝鲜把粟叫“粟克”,俄罗斯把粟叫“粟子”,印度把粟叫“棍谷”。再如粟在梵语称“Cinake”,即“中国”之意,印地语称“Chena”或“Cheen”,孟加拉语称“Cheena”,古吉拉特称称“Chino”,都只是语种上的拼音不同。这些语言学方面留下的痕迹,证明了当地文化与中国外传粟的某些联系,也说明传统文化中的粟符号具有世界意义。
总之,粟文化的内涵丰富而广博,从耕作方式到栽培技术、从宗庙祭祀到民间风俗、从诗歌咏颂到各种寓意,是承载中华文明长久发展的重要基因,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和世界意义。粟(含黍)文化的研究还比较浅显,有待于从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以及中外交流、文化史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三)五谷文化与杂粮产业发展
当前,食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反映出广大群众对生命延续的担忧。人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需要在历史传统的维护中寻找答案。五谷是我们的传统,五谷文化也是我们的传统。小米等五谷比其它食品更加健康安全,中医专家都倡导多吃五谷杂粮。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文化的宣传与发动,倡导人们增加这方面的消费,增加科技投入,促进五谷深加工和不断升值,形成一个新产业。
1、五谷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健康。五谷作为粮食作物的统称、泛称,应从米、粮食的概念延展到健康食品的概念。重构五谷文化饮食,打造健康人群,要向祖先学习,从文化提炼中挖掘。
传统典籍讲到“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表明谷物为我们膳食结构的主体。五谷中的“五”实为“多样化”之义。现代逐步发展的“杂粮”概念也实为五彩缤纷、丰富多样之意。多样化的传统五谷文化之精髓与现代平衡膳食之理论是一致的。解放初期我国谷子种植面积还有1.7亿亩,产量和小麦、玉米相当,目前仅在旱薄地有2000万亩,并且退出了主粮的地位。这种结构变化是由于单产、种植比较效益、国家的宏观政策、老百姓对食物的喜好性(追求心理、口感)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目前,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以外的粮食作物统称为杂粮。我国粮食总产量达5亿多吨,而杂粮才4000多万吨,其中谷物杂粮才800多万吨。作物单一,人类的健康、多样性受到冲击。
人类对谷物加工及认识的发展演变是一个过程,目前面临一种回归。我们祖先食用的谷物如糙米、全麦面粉和谷子等都是健康食品。而现代食品工业为了便于制作、改善口感,谷物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出品率越来越低,胚芽和麸皮等大量有用的成分被丢弃,这是人类慢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当发展中国家还在不断追求谷物加工精细化的时候,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倡导全谷物食品,究其原因就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全谷物食品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全谷物除了膳食纤维之外,还包括生理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等成分,各种营养素可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危险,尤其是对预防心脏病、II型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和肥胖等等都是有效的。所以,五谷文化的一个最重要作用就是健康,杂粮不妨改称为健康粮、保健粮。
国际上现在大力提倡发展全谷物食品。1993年美国农业部、General Mills等机构在华盛顿召开第一个全谷物专题会议,之后每年就全谷物的不同主题召开年会。2002年美国成立了全谷物委员会(Whole grain Council,WGC)。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