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氏世家财富百年
叶氏世家财富百年 在叶氏家业中,叶家庄的装修最讲究。 叶大夫祠侧的图书馆,气势恢宏。 叶家庄深巷,极具岭南风情。 善庆坊长巷,至今仍然很气派。 “宝善坊”门楼。 叶大夫祠保存完好。 核心提示: 翻开《佛山忠义乡志》,叶氏这一在清代光绪年间迁至佛山的家族,其地位在佛山虽然不及名门望族那样显赫,但却见证了明清佛山富商的发迹史,作为叶氏家宅,叶家庄更是见证了佛山经济的繁荣发展。 “叶家庄”,是一组清代大型的庄宅建筑群落,它是清代光绪年间经营中西成药的富商叶星桥的物业。叶氏家族经营中西成药、投资房地产,产业遍布佛山、广州、香港等地,香港第一家华资公司——光大有限公司,为叶氏家族所开。叶家的子孙,遍及世界各地,他们都不时返回“叶家庄” 寻根访祖。 文/图 佛山日报记者罗丽鸥 通讯员邓京汉、曾国成 祖籍南阳,发迹“宝善坊” 近日,来到坐落在禅城区市东上路的“叶家庄”,只见是一组清代大型的庄宅建筑群落,它的古韵宁静,与它西侧的商业繁盛,人流、车流,繁忙的东方广场那一片现代化城市的境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叶家庄”自成一街,实际称作“宝善坊”,因叶氏家族后人在那里居住,而得名“叶家庄”。走进“叶家庄”,与三位叶氏家族后人进行了访谈,叶氏家族后人给记者参阅了他们的族谱和他们祖辈发迹的历史资料,让记者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叶家庄”,了解到“叶家庄”鲜为人知的发迹史。 “叶家庄”,面对市东上路临街新建有精致、古朴、不十分显眼的小门楼。小门楼的门楣上有块石横匾,红色繁体楷书写着“宝善坊”三个大字,右上款题写两行小字:“民国九年重修 三十三年重修”,左下款是书写人的名字。漂亮的字体就已经显示出这“坊”的不寻常。 清光绪年间,叶家先祖叶星桥从广东鹤山古劳罗江五桂堂辗转到了佛山,那时,恰好有人建好了四间大屋要出售,便买了下来。四间大屋大小格局一样,四个儿子恰好每人一间,然后,他们再在东西两侧加建门楼。东面门楼石额镌题“南阳”二字,以纪念家族由来传承先人,目的是要子子孙孙记住,祖先来自河南南阳。 根据叶姓的族谱记载,宝善坊叶家庄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南南阳,据称先祖原来在朝中做宰相,后来也许是因为战乱动荡,迁居福建仙游,再后来到了珠玑巷。接着,又迁徙到了南海大沥,后来又有部分人到了新会鹤山。 经营佛山中成药起家 在清中叶,叶氏家族的先祖,在佛山、香港、南美等地经营中西成药,主要是进口西药和经营佛山的中成药。据叶氏家族后人说,现在禅城区富民路青少宫对面的“雅园餐厅”,就曾是他们的祖辈经营中西成药和卖“荷兰水”(汽水)的店铺。 叶氏家族也经营房地产,在佛山以庄宅和房产为主,如莲花路的大型宅第、福贤路西洋式的“戢院”以及宝善坊等多处,都是叶氏家族的物业。在广州也有不少物业,比如长寿戏院,就是叶氏家族当年的物业。 椐叶氏家族后人提供的资料记载,1854年开始,叶氏族人抵达香港,先是经营乡下的土货,中西成药,后来预见香港地产业渐兴,潜质优厚,乃设“光大堂”转移投资地产,并在港九多处购置尝产。叶家在香港有房地产170多处。1917年,“光大堂”改组成“光大有限公司”, 这是华人在香港登记的第一家华资公司(该公司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结业)。 叶氏家族后人展示了两份历史材料:一份是1867年6月25日,叶氏购买香港维多利亚城海岸地段227号(在上环)的英文证件,一份是1881年港督轩尼诗爵士向香港定例局(即立法局)之报告表中载名叶氏所缴付的差饷(当时称警捐)排列第17名,属于大户的英文证件。 叶氏族人发迹后,经营范围更广,涉及各行各业,而屈臣氏的前身,也是叶家当年的产业之一。 随着叶氏事业的繁荣,叶氏族人也潜心慈善。叶家后人叶承平介绍说,叶星桥之孙叶兰泉,便是一位慈善家,被称为香港早年的太平绅士。香港沦陷时,所经营的工商业全部被毁,愤而入九龙庆佛堂,潜心钻研佛道。1945年,日寇投降,他与鹤山同乡会同仁首先祝捷,并组织难民救济会,于港九设饭站14处,救济3万多人。 现在,在香港的各界还活跃着叶家的后人,“叶大光堂”的子孙,遍及世界各地,各房子孙都不时返回“叶家庄” 寻根访祖。 慎终追远,重视教育 走过了四间大屋,再向前行又是当街一堵墙,设门关锁。通过这道铁门关锁的大门之后,就到了祠堂区,整个祠堂区占地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那里建有他们家族的“叶大夫祠”。 据介绍,祠堂前后原来是有花园的,目前只存祠堂前面的花园。今年,族人在花园前补种上了代表他们祖先四兄弟的四棵“米仔兰”,生机盎然。他们建立“叶大夫祠”或许就是遵循孔子儒家的“慎终追远”的思想观念吧。当然,祠堂除了“崇宗祭祖”之外,各房子孙,遇有办理婚、丧、寿、喜等红白事时,都会利用这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同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族亲们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