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第5次智慧财产实务案例评析座谈会议纪录-TIPA智慧财产培训.DOCVIP

99年第5次智慧财产实务案例评析座谈会议纪录-TIPA智慧财产培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9年第5次智慧财产实务案例评析座谈会议纪录-TIPA智慧财产培训

99年度第5次智慧財產實務案例評析座談會議紀錄 壹、時間:99年10月5日 (二) 下午2:00 貳、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創新育成中心1樓103研討室 叁、主持人:謝銘洋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記錄:廖培穎 肆、出席人員:各界代表(依姓名筆畫排序)--李文賢專利師(廣流智權事務所)、陳昭華教授(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童沈源協理(瀚斯寶麗公司)、?葉雪美專利審查官(智慧財產局)、顏吉承技術審查官(智慧財產法院) 伍、討論題綱:新式樣專利之保護要件與侵害認定 專利法中,新式樣專利雖然比起發明專利和新型專利,較少獲得關注,但實務上,卻不乏有許多關於新式樣專利的案件。 這次座談會,我們特別篩選出最高行政法院及智慧財產法院有關新式樣之判決,並加以整理,以作為討論之基礎,並藉以探討司法實務對於新式樣專利之保護要件與侵害的認定及判斷。討論之重點,將集中於下面幾個議題: 茲舉下列28件各級法院判決做為參考: 智慧財產法院 1. 99年度民專訴字第117號 2. 99年度民專上更(一)字第1號 3. 99年度民專訴字第30號 4 .98年度民專訴字第15號 5. 98年度民專訴字第101號 6. 98年度民專上字第1號 7. 98年度民專上易字第18號 8. 98年度民專訴字第61號 9. 98年度民專訴字第94號 10. 98年度民專訴字第93號 11. 98年度民專訴字第60號 12. 98年度民專上易字第11號 13. 98年度民專上字第7號 14. 98年度民專上易字第9號 15. 97年度民專訴字第31號 16. 97年度民專訴字第35號 17. 97年度民專訴字第36號 18. 97年度民專上易字第4號 最高行政法院 1. 98年度判字第01420號 2. 96年度判字第00019號 3. 95年度判字第02136號 4. 95年度判字第02137號 5. 95年度判字第01992號 6. 95年度判字第01182號 7. 92年度判字第01174號 8. 92年度判字第00889號 9. 92年度判字第00671號 10. 90年度判字第02318號 【討論題綱】 新式樣,指對物品之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透過視覺訴求之創作(專利法第109條第一項參照)。其中「視覺訴求」係新式樣保護要件中,與發明專利及新型專利最重要之區隔,單考量視覺性創作而非功能性創作,惟此「藉由眼睛對外界之適當刺激引起感覺」,究係僅以肉眼觀察,抑或必須藉助儀器(如顯微、放大儀器等)觀察?(智財法院99年度民專上更(一)字第1號) 判斷系爭物品是否侵害新式樣專利權時,按新式樣侵害鑑定流程,物品是否相同或近似,應以普通消費者之水準,判斷解析後待鑑定物品與解釋後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物品是否相同或近似。惟此處判斷「相同或近似」之方法,與商標法上侵權案件(或公平法上表徵之侵害)是否為相同或近似,有何異同? 按新式樣侵害鑑定流程,若待鑑定物品與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的視覺性設計整體相同或近似,應以該新式樣所屬技藝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水準,判斷待鑑定物品是否包含申請專利之新式樣新穎特徵。然「新穎特徵」之內涵為何?如何判斷系爭新式樣專利之新穎特徵何在?進步性之判斷水準又如何?(98年度民專上字第1號、97年度民專訴字第36號) 專利法第84條第1 項前段僅規定專利權受侵害時,專利權人得請求賠償損害,第108 條、第129 條準用之,並未就侵害專利權人應否具侵害專利權之故意或過失明文規定。惟學說和實務上均有見解認為:按專利權損賠償請求權之性質為侵權行為損害賠償,須加害人有故意或過失始能成立。則現行法是否有修法的必要?(98年度民專上易字第18號、99年度民專訴字第30號) 聯合新式樣,係指同一人因襲其原新式樣之創作且構成近似者。(專利法第109條第2項參照)若某一待鑑定物品與聯合新式樣亦構成近似,是否得亦可據以聲請聯合新式樣?(最高行政法院92年度第671號)又聯合新式樣之創作性和新穎性應如何判斷?(最高行政法院90年度第2318) 陸、會議紀錄: 謝銘洋教授: 今天是本年度第5次的智慧財產實務案例評析座談會,之前我們討論過專利法均等論的主題,也有商標跟著作權的主題,今天要探討的主題是新式樣專利的保護。新式樣專利其實很重要,但是關於專利的討論以往比較偏向發明和新型,我認為如果觀察日本意匠的設計,例如在百貨公司裡有很多小東西都設計得出乎人意料,所以新式樣的保護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客戶接觸到產品的第一眼。 我們整理了二十幾個有關新式樣比較新的判決,包括智慧財產法院跟最高行政法院,其中有些判決有問題值得去探討,特別是有些判決提到是否構成新式樣專利的侵害、要怎樣去判斷,有些判決我個人是認為看起來差不多,但法院更專業、細緻一點,能夠看出其中不一樣的地方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