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瓦斯监测监控培训精品
(可供选择的措施有:开采保护层、大直径钻孔、超前排放钻孔、水力冲孔、松动爆破和预抽煤层瓦斯) (2)增强媒体的稳定性,改变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增加煤体的抗破碎能力,使煤与瓦斯突出难于发生。即加固煤体,抑制突出的原则。 (可供选择的措施有:突出矿井石门揭煤时采用的金属骨架、巷道掘进时采用的前探支架、区域措施中采用的煤层注水等) 2、防突措施的分类 (1)按防突措施作用范围分:区域性和局部性防突措施。 (2)按措施作用层位分:邻近煤层和本煤层措施。 (3)按措施使用地点分:石门揭煤措施、煤巷掘进和采煤工作面得防突措施。 3、区域预防突出的措施包括开采保护层,预抽煤层瓦斯和煤层注水。 (1)预制煤层瓦斯的作用原理(a降低瓦斯压力、b提高煤的强度、c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含量) (2)瓦斯投放方法的分类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一、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六个制度、六个台帐”: 1、调度室岗位责任制 2、操作规程 3、巡检制度 4、监控系统调校制度 5、便携式瓦斯报警器管理制度 6、交接班制度 六个台帐 1、设备运行记录 2、瓦斯监控日志 3、交接班记录 4、设备清册 5、设备调校、维护、维修记录 6、电话记录 二、《矿井通风质量化标准》中对安全检测的要求 (1)矿井应建立通风安全检测队,并按规定配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安装、调试、维护专业人员。 (2)矿井应有专用的调度中心室配备专门的办公配套设备、工作电脑、独立的电话加传真机、值班的卧具 (3)调度中心要建立设备仪表台账、传感器使用管理记录、监测设置故障登记表、检修记录、监测系统图等完善“六个制度、六个台账” (4)调度中心室应有专人24小时值班,不间断正常监测,每天按时打印瓦斯日报表,并交矿领导指示存档待查。 (5)监测队装置的种类、数量、位置、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电缆敷设等都要符合《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的要求,并衽挂牌管理。 (6)监测装置应正常连续工作,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瓦斯传感器7-10天应至少调校一次,并使用标准气样在风量充足的大巷或地面进行校准。 (7)各种传感器的使用率不低于60%,装置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后,须升井全面检修,装置下井完好率100%,装置待修率不超过20%,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各类传感器待修率不超过10% 三、煤矿瓦斯监控系统 用计算机对煤矿井下环境参数,如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负压、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等参数进行监测监控,即是通常说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具备能量转换、测量、传输、记录、计算、存储、数据处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功能。 矿井监控系统组成:传感器、井下分站、地面中心站、信道。 矿井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 (1)中心站到最远测点的距离不小于10km,对于只适应中小煤矿的系统不小于7km. (2)传感器到分站的传输距离不小于1km (3)系统误差不大于1km (4)时分制监测系统的误码率不大于10-8。 (5)系统巡检时间不超过30s (6)控制执行时间不超过30s 矿井监控系统的要求 (1)系统应具有甲烷、风速、负压、一氧化碳、温度等模拟量、馈电状态、设备开停、风筒开关、烟雾等开关量监测和累计量监测功能。 (2)系统应具有甲烷浓度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复电控制功能。 (3)系统应具有甲烷风电闭锁功能 (4)系统应具有断电状态监测功能。 (5)系统应具有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断电/复电响应时间应不大于系统巡检周期 (6)系统应具有异地断电/复电功能。 (7)系统应具有备用电源 (8)系统应具有自检功能 (9)系统主机应双机备份,并具有手动切换功能 (10)系统具有实时存盘功能。 (11)系统应具有列表显示功能。 (12)系统应具有模拟量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功能 (13)系统应具有柱状图显示功能,以便直观地反映设备开机率。 (14)系统应具有模拟动画功能,以便形象、直观、全面地反映安全生产状况。 (15)系统应具有系统布置图显示功能,以便及时了解系统配置、运行状况,便于管理与维修。 (16)系统应具有报表、曲线、柱状图、模拟图、初始化参数等召唤打印机功能,便于报表分析。 (17)系统应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以便于系统生成、参数修改、功能调用。 (18)系统应具有防雷措施,防止雷电击毁设备,引起井下瓦斯爆炸。 (19)系统应具有抗干扰措施,防止架线电机车火花、大型机电设备启停等电磁干扰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20)系统分站应具有初始化参数保护功能,以防分站停电后初始化参数丢失。 (21)系统分站应具有工业电视图像等多媒体功能,以便于提高信息利用率。 (22)系统宜具有网络通信功能,以便于矿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对监控信息的利用。(23)地面设备应具有防静电措施。 (24)系统应工作稳定、性能可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