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五十年成就电视片解说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院五十年成就电视片解说词

附件: 建院五十年成就电视片解说词(第2稿) 字幕:谨以此片献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五十周年华诞 (片名)风雨兼程五十载 扬帆科海展新姿 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独特地理、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造就了多样的物种资源。这里有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有全世界年产量最大的食用菌栽培品种;有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叶品种……,像这样全国第一乃至世界之最的农业科研技术和品种还有很多很多,而它们的创造者大多来自福建省最高等级的农业科研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010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即将迎来建院五十周年的华诞,这五十年曲折而又光辉的历程,既是一部呕心沥血的科研探索史,更是一部甘于奉献的科研奋进史。 创业篇:蹉跎岁月 风雨兼程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8年,晚清政府在福州成立了福建农事试验场,之后的数十年间几易其名,经历了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综合试验站,1960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正式建院,承担起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农业科研队伍也开始发展壮大,农业科技事业有了较快发展。 1978年的那个春天过后,福建省农业科技事业开始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过多次调整和充实,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15个研究所(室)、科研体系较为完善的农牧业综合科研机构。现设有:水稻、果树、畜牧兽医、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甘蔗、茶叶、作物、食品科学与农业工程、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农业生态、生物技术、农业生物资源、食用菌等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目前已建有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国家龙眼枇杷资源圃、国家红萍品种资源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130多公顷实验场、圃,保存珍贵作物种质资源13000多份。 五十而知天命,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始终秉承着“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院风,代代传承,无怨无悔,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在农民家。 成就篇:厚积薄发 硕果累累 走过五十年,福建每一项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都打上了农科院人的印记。科研是主旋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一直坚持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适当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共取得国家、部省级奖励科技成果328项,在超级稻育种、水稻转基因育种、枇杷龙眼杂交育种、畜禽疫苗、生物农药、害虫天敌生防技术、柑桔黄龙病、红萍研究等方面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成果在农业生产得到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福建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的经济振兴。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组织全省水稻育种攻关取得巨大成效。连续20年组织全省有关科技人员,开展全省水稻育种攻关,育出69个水稻品种(组合),获国家、部、省科技进步奖33项,水稻抗瘟育种和超高产育种居国内领先水平。选育的新品种(组合)占全省水稻生产面积的85%以上,在省内累计推广近2亿亩,增产稻谷405万吨,创社会效益40.5亿元。一批较突出的品种和组合在我国南方大面积推广,占全国杂交稻推广面积的40%。水稻育种创新成果的有力支撑,使全省水稻品种每3~5年更换一次,单产每5年增产5%。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谢华安院士,培育出杂交水稻“籼优63”,在全国16省区大面积推广,连续15年成为我国单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这些年,还在超级稻及再生稻育种研究上屡有突破,多次打破单产记录。正是一代代水稻育种工作者的薪火相承,踏实耕耘,使福建的水稻育种进入了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亚热带特色水果育种成效突出。选育的“早钟6号”枇杷,是我国第一个通过有性杂交培育的枇杷新品种,已占全省枇杷栽培总面积的1/3,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培育的龙眼新品种“立冬本”,是目前国内最晚熟的龙眼新品种。1995年以来,在全省新植枇杷、龙眼面积中,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新品种分别占90%和60%。 乌龙茶育种居国内先进水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茶叶良种已累计推广100多万亩,是全国无性系茶叶良种中推广最多的品种。“福云”系列茶叶良种推广到江南各产茶省。 甘蔗良种一直覆盖全省60%以上。选育的甘蔗新品种累计推广800万亩。“闽糖70-611”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90年代以来,我院又选育甘蔗新品种5个,其中“闽糖86-05”成为福建蔗区旱地甘蔗新一代主栽品种。 抗虫转基因水稻育种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地培育出多个抗虫转基因水稻品系,建立了规模化、成熟的抗虫转基因水稻转化体系。通过国家863项目验收,整体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至今共研制出78份抗虫转基因水稻,获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审批,引起国际权威的科学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的关注。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效益显著。在国内率先发现并分离番鸭细小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