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江南名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上的江南名镇

“江南第一水乡”周庄镇 大纲 一、 引言 二、 江南第一水乡 三、 周庄镇与沈万三 四、 周庄的经济与人文 课件知识点汇总 T01 江南第一水乡 T02 周庄镇与沈万三 T03 周庄的经济与人文 正文 一、引言 目前,很多江南市镇成为了旅游观光的胜地,每到长假这些地方总是人满为患。不过现今人们所看到的只是几百年辉煌之后留下的一些痕迹——这些江南古镇只剩下一个空壳,它们的繁华早已消逝。而在明清两代,江南市镇不仅经济繁荣,而且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那些具有古典韵味的园林、建筑和小桥流水。宋代以来,江南经济独步全国,农业、手工业、商业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要道的发达,逐渐在河流的沿线形成经济中心,因而称之为水乡。 经济、地理条件决定了江南市镇带有专业色彩,几乎每一个市镇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其中第一大类是丝绸业市镇;第二大类是棉纺织业市镇;第三大类是粮食业市镇。此外还有特色产品的专业市镇。宋元以来,沿海地区还有一些以盛产盐兴起的市镇。当然其中最具活力的是丝绸业市镇和棉纺织业市镇。他们的产品不仅行销全国而且走销国外。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开始了地理大发现也就是大航海时代,他们越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来到印度洋,来到东南亚和中国。他们越过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于是历史进入了新时代,也就是全球化初露端倪的时代,紧接而来的就是全球化的贸易,中国也卷入其中。1500年至1800年,欧洲的早期的海洋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纷纷来到中国,他们需要大量中国精美的产品,比如丝绸、棉布以及后来的瓷器、茶叶等。就江南地区而言,主要的外销产品是生丝、丝绸、棉布。这就带动了丝绸业和棉布业的兴旺发达。 江南地区的市镇所生产的产品从而开始销往亚洲、美洲和全世界。这一事实的后面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由于江南市镇如此具有吸引力,因而当时全国各地有名的商帮比如徽州商帮、陕西商帮、闽粤商帮都来到这里,并在这里设有会馆、公所,大量收购丝绸和棉布。所以,江南市镇才有了几百年的兴盛而不衰退。 但是随着世界市场不再对中国的丝绸和棉布产生大量需求的时候,从清末到民国时期,江南市镇的衰落才慢慢呈现出来。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繁华落尽后的空壳。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应该用历史观念去看待现在的市镇,追溯往昔的辉煌。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不应仅仅满足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应仅仅满足于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浅表的层次。本课程将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真实地复原出来,使人们的怀旧不仅停留在空壳的层面上,从而再现江南市镇过去辉煌的真实动态的各个方面。 二、江南第一水乡 周庄镇闻名世界得益于APEC会议在上海的召开,各国首脑曾在周庄镇的水面上举行会议。跟踪采访的记者纷纷蜂拥而至,通过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向全世界报道这个美丽的水乡,一下子使周庄名声四起。每当长假来临,古朴宁静的周庄立刻就变得熙熙攘攘。正是因为有了世人的关注,周庄古镇的风貌才得以完整的保留下来。 此外,周庄镇的完整保存也得益于她的地理环境。周庄四面环水,以前只有通过船只的摆渡才能进去,公路的畅通还是近年的事情。这一点和湖州的菱湖镇也非常相似。这就有利于维持古镇的原风原貌。尽管公路的开通方便了旅游,但可以想象如果仍然只能通过水路进入周庄,那么旅游的风味更浓,称之为“江南第一水乡”更加名副其实。发展和保持传统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在我们看来,宁可不要修建公路而是沿水路进入周庄才更有韵味,但当地人居住在那里,他们要发展,自然就要改善交通。 三、周庄镇与沈万三 下面来谈关于周庄镇的历史。游览过周庄的人都知道,周庄和沈万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沈万三就没有周庄镇。周庄的历史并不悠久,她在江南市镇当中按地位和规模来说,只能排在中下游的水平。但是她的名气非常大,才被人们誉为江南第一水乡。周庄镇本来属于苏州府的常州县,后来改属苏州府的元和县,周庄镇的西部归苏州的吴江县管,现在划归给了昆山县。这个地方原来叫做贞丰里,本来是一个荒落的村庄,北宋南宋之交,北宋衰败朝廷南迁,一部分北方人来到江南,其中也包括周庄,从而使江南一带的人烟逐渐稠密起来。 但是有一个村庄升格为市镇需要一个过程。因而现在一些古镇宣传自己为千年古镇其实是名不副实的,只是一种宣传语言,把最初村庄的形成用来标榜历史的悠久,其实这里有一些概念的含混之处,形成一个居落和村庄不等于一个市镇,而千年古镇是镇的历史。 周庄由村升格为镇得益于大名鼎鼎的沈万三及其父沈佑的开拓。清朝嘉庆年间出版一本史书《贞丰拟乘》,其中记载,元朝末年,沈佑从南浔镇迁移到周庄这个地方,因为他们父子二人非常出名,因而周庄也逐渐被人所知。沈佑是依靠务农起家的,而沈万三则依靠经商发家的,尤其是经营海外贸易。由于沈佑、沈万三父子的开拓,周庄才逐渐形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