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质学-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第五章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 最早是研究火成岩,后来由于石油工业的兴起,沉积岩受到人们的注意。 当时对岩石学的研究主要是靠野外地质的肉眼观察和描述,部分地研究了岩石的化学成分,这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岩石知识。 但对火成岩中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成因存在着“水成”和“火成”的激烈争论。;水成论的故乡是北欧采矿中心萨克森兹堡。 水成论的鼻祖是德国地质学家魏尔纳(A.G.Werner,1750—1817)。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采矿有很大的兴趣。 1769年在弗莱堡矿业学校学习采矿和冶炼技术,后就读莱比锡,1771年在普兹格大学学习,1775年任弗莱堡矿业学院教授,一直到退休。 著有《岩石的分类》和《新矿脉成因论》。;魏尔纳 认为岩石是在海洋中化学沉淀物聚集而成,还认为各岩层间的化石形状各异,所处位置上下是一定的,因此,可根据化石种类确定层位。 他认为火山是由地下煤层燃烧而成。 玄武岩不是由火山形成,这是他的论点中最大的弱点。 ; “水成论”认为地球从形成后,其形态就没有发生变化过。这和圣经中对世界起源的解释完全一致,因此得到了宗教的支持。 魏尔纳的门徒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火山学家布赫和洪宝等。; 当魏尔纳到处宣扬水成论时,英国学者、火成论的创始人——赫顿(James Hutton 1726-1797)则在苏格兰从事地质研究工作。 ;;赫顿近60岁时,在爱丁堡皇家学会上宣读第一篇火成论论文《地球论》。 由于演讲技术不高,没有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十年后,他又重新整理增订发表,但与会者仍不感兴趣。;;赫顿的火成论论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1)岩石经化学和力学作用,剥蚀搬运—再沉淀形成新的岩石—地壳抬升,再重新受剥蚀,循环重复出现。 (2)地球的“内部火”是堆积物质升出海面的动力。 (3)地壳的垂直运动是地球上发生各种地质作用的主要原因。 (4)花岗岩、玄武岩和其他类似的岩石都是“火成的”,由地球内部熔融体结晶而成。 (5)每一次不整合标志着一次“骤变”。; 魏尔纳的弟子洪堡和布赫研究了法国奥芬涅地区的玄武岩是熔岩流 布赫在挪威看到大面积的花岗岩之上覆盖着含有化石的石灰岩,沿接触处还有变质现象,表明是侵入体散发的热量造成了接触变质现象。 后来许多水成论者集中到法国奥芬涅地区亲自考察了玄武岩。 事实证明洪堡和布赫的观点是正确的,这场论战以水成论的失败而告终。;2.渐变论与灾变论( Gradual Change and Cataclysm Theory) ;;居维叶认为: 地球上的生命都遭受过可怕的事件,无数的生物变成了灾变的牺牲品; 一些陆地上的生物被洪水淹没,另一些水生生物随海底的突然升起而被爆露在陆地。因此,这些类群就永世绝灭了。”;; 居维叶等人认为: 地球历史上大批生物的绝灭是由于洪水淹没所致,并且连地球上最后一次洪水发生的时间也与圣经上说的相近(大约5000年以前)。 ; 灾变论盛行之时也遭到另一些科学家的反对。 他们认为地球和生物的演化都十分缓慢,要经过长期的微小变异的积累才能造成显著的不同。; 英国学者赫顿和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B.Lamarck,1744-1829)是渐变论的早期代表人物。 在神创论、物种不变论流行的时代,拉马克依照自己在地质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拉马克认为: 地球有着悠久的历史,地球上的自然条件随着时代的流逝在逐渐地改变着,生物也随着逐渐地改变; 还认为物种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有一个物种变化为另一物种,这种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渐变的。 ;拉马克认为 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外界条件,外界条件的变化会引起生物行为、习性的改变,使某一些器管因加强活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则因减少活动而趋于退化——著名的“用进废退原理”。 拉马克引用了长颈鹿的祖先生活在非洲干旱地区的例子。; 拉马克的进化论思想与居维叶的灾变论是完全对立的,但当时灾变论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居维叶的社会地位很高。 法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harles Lyell,1797-1875)通过研究发现“水成论”和“灾变论”都有其不可弥补的弱点,而赫顿的观点和理论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然。;莱伊尔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并总结了前人的地质、古生物资料,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地质学思想。 在1830年至1872年其间发表了他的伟大著作 “Principles of Geology”共11版。;;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确实发生过多次全球性古生物大量灭绝的事件。;;; 美国物理学阿尔瓦雷兹(L.Alvarez等,1977)对意大利白垩系和第三系交界处的岩石进行测定,发现交界处的粘土中的铱含量异常,比界线以外的平均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