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3常见酸硫酸
第四節 國殤
一 題解
1殤:未成年而死者。國殤,指為國犧牲死于疆場的戰士。
1)戴震:“男女未及冠笄而死者謂之殤,在外而死者謂之殤。殤之言傷也。國殤死國事,則所以別於二者之殤也。歌此以吊之,通篇直賦其事。”
2)《小爾雅》:“無主之鬼謂之殤。”
2《國殤》爲《九歌》之一
3寫作目的:祭祀為國犧牲的英雄,為追悼犧牲國事的戰士而作的祭歌。此辭定稿大約在楚懷王重用屈原的時代。吳楚相仇,楚靈王時已盛。《史記·楚世家》:“靈王三年以諸侯兵伐吳,十一年,又會諸侯于申,執徐子以伐吳。十二年,吳王伐楚,靈王兵敗而死。”《左傳·定公四年》:“楚自昭王即位,無日不有吳師。”《國殤》當是對靈王、昭王時,伐吳陣亡者的祭歌。到懷王初年,經屈原加工而成。
二 詩文對譯
原文: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對譯:
戰士手持吳戈,身披犀皮鎧甲。
敵我戰車交錯,戈劍相接拼殺。
旌旗蔽日遮天,敵軍沖湧如雲。
箭矢如雨狂亂,將士奮勇爭先。
敵軍侵入陣地,踐踏我們行列。
左驂馬已倒斃,右驂又被砍傷。
兵車兩輪深塌,繩索絆住四馬,
鑲玉鼓槌拽過,主帥敲響戰鼓。
殺得天昏地哭,神靈紛紛震怒。
全軍悲壯捐軀,屍拋茫茫原野。
一去豈能回首,誓死不還故鄉。
平原遼闊寬廣,路途遙遠漫長。
腰間佩帶劍長,手中挾持弓強。
首身雖已分離,雄心不屈不悔。
忠誠勇敢英武,剛強不可淩辱,
身軀可以寂滅,精神終究靈顯。
魂魄剛毅從容,鬼域仍為英雄。
三 詩義理解
第一段:描寫戰場上慘烈的廝殺和戰士奮勇爭先,勇敢拼殺。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手執鋒利的吳戈,身披堅韌的鎧甲,敵我戰車交錯,拔刃迎面廝殺。旌旗遮天蔽日,敵寇蜂擁如雲,箭鏃如雨啊勇士奮勇向前。
1操吳戈兮被犀甲:吳戈:吳國造的戈,指鋒利的戈。《說文》:“戈,平頭戟也。”吳人善為戈。故效吳人所為而持戈。犀甲:犀牛皮制的甲。指堅韌的鎧甲。
2車錯轂gǔ兮短兵接:錯,交錯。轂:車輪中央、車輻條對準的圓孔,這裏指車輪。
篇中只有車戰的場面,沒有騎戰的影子。可見當時還是以車戰為主。戰國中期已有騎戰的萌芽。《戰國策》引蘇秦說楚威王云:“楚,地方五千餘裏,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伯王之資也。”懷王任政之初,尚未經歷大戰。
3旌蔽日兮敵若雲:用羽毛裝飾的旗子。
第二段:寫戰鬥的激烈和結局的殘酷。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坠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
我陣地被攻破啊佇列遭踐踏,左驂已倒斃啊右驂又受傷。我索性埋頂車輪啊拴住戰馬,掄起玉鼓槌啊戰鼓沖天響。天象也怨恨啊神鬼也發怒,慘烈廝殺啊戰士捐軀荒原。
1凌余陣兮躐liè余行:凌:侵犯。動詞:通“陵”其本義爲名詞,冰。如“凌陰”指冰窖。 躐:踐踏。躐、踐、踏、踩、蹈、蹂躪。
2左驂cān殪yì兮右刃傷:驂:四馬拉車,中間兩匹叫“服”,左右兩匹叫“驂”。殪:死。右刃傷:右邊的驂馬為兵刃所傷。
陣勢行伍為敵所亂,左驂右驂俱為所傷。我軍戰士頑強堅持戰鬥,足見勇敢精神。
3霾兩輪兮縶zhí四馬:注意“霾”與“埋”的關系。P1-3縶:絆。
4援玉枹兮擊鳴鼓:援,可表拉,拽。如“嫂溺援之以手”、“左並轡,右援枹以鼓。”引申指拿過來。枹:鼓槌。玉枹指用玉裝飾的鼓槌。
5天時坠兮威靈怒:天時,天象。坠通懟,恨。《說文·心部》:“懟,怨也。”威靈:神靈。蓋言敵勢壯盛,其威如天神之怒,令人惴恐。
6嚴殺盡兮棄原壄: 嚴,厲害。此指慘烈地、悲壯地。壄,古野字。棄原壄,指屍骸棄于原野而不得收葬。
唐人詩:“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忠誠永遠是美好的品質,但利用別人的忠誠達到自己的目的,是卑鄙的。
第三段:歌頌為國犧牲的戰士,精神永存,激勵後人。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將士出征啊就沒想過回返,平原蒼茫啊家山邈遠。身佩長劍啊腋夾良弓,身首縱然分離啊忠心不變。真是英勇無畏啊武力超凡,始終剛強堅毅啊不受淩辱。身軀雖已死啊浩氣貫長空,魂魄剛毅啊堪稱鬼中英雄。
1平原忽兮路超遠:忽,遼遠渺茫。這裏指遼遠渺茫的樣子。戰士不憚道路遙遠,勇敢地前進,奔赴疆場。超遠:遙遠。《方言》第七:“超,遠也……東齊曰超。”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行》:“超遥行人遠,宛轉年運徂。”
2帶長劍兮挾秦弓:秦國製造的弓,指良弓。
3首身離兮心不懲:心因受創而知戒。如“豈余心之可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