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震害》编制说明.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震害》编制说明

地震行业标准《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第3 部分:建筑 物震害》编制说明 一、标准编制背景和依据 地震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1949年以来我国地震造成的人 员死亡数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数的比例超过二分之一。根据十年尺度地震预测研 究结果, 2020年前,我国大陆地区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甚至有发生8级左右 巨大地震的可能。努力提高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特别是地震巨灾的能力,保护国家和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部门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方面。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情信息的快速、全面的获取,一直是影响地震 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灾害损失评估实效性的重要瓶颈。震后快速确定地震灾害程度 与受灾范围是地震应急救援的实际需求;震后大量人员赶赴地震现场开展灾情调查, 夜以继日地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尽快掌握地震受灾程度的分布,确定地震烈度,估计 地震损失等。然而受地震灾区道路交通破坏、通信系统暂时瘫痪、特大地震灾区范围 过大、以及灾后往往伴随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常常无法实现快速、全面、准确地 获取地震灾情。遥感手段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不受灾区地震破坏的影响,能够全面 宏观地获取灾区灾情信息,因此,作为震后地震灾情信息获取的主要辅助渠道,近几 年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2003年伽师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和 2013年芦山等震后应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震后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量大、常规处理时间长、图像分辨率有限 等,遥感反映地震灾区震害具有间接性、不完整性、不同灾情信息识别能力差异性, 在地震应急中的紧迫程度不同。如何快速准确地将判定建筑物结构类型和震害程度, 需要进行判定方法、标准和流程上的规范、统一,为震后基于遥感数据快速提取震害、 专题图制作提供处理技术支撑和工作标准,满足后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受灾省抗震 救灾指挥机构和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等快速提供各种震害遥感专题图和灾情定量评 估结果的需求。因此,规范遥感震害评估技术十分必要。本标准通过规定遥感在地震 1 应急中的工作程序、内容、数据管理、分析处理方法和震害评估等,促进遥感在地震 震害评估中的规范化应用,指导地震应急遥感工作,提高遥感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使地震应急遥感工作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 二、国内外概况 1、国内现状 建筑物地震破坏程度是地震现场震害调查、灾害损失评估、烈度评定、建筑物 安全鉴定、震害预测和工程修复的重要依据。我国建筑物地震破坏程度是地震行业专 家依据国家标准GB/T 18208.3 《地震现场工作 第3部分:调查规范》和国家标准GB/T 24335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中规定的现场房屋建筑等震害调查的内容、 方法和技术要求开展建筑物震害调查确定,并进一步确定地震烈度。目前,地震烈度 需要空间上大量调查点来确定,因此,仍需要大量专业人员震后开展现场震害调查由 于灾区范围广,工作量十分巨大,不但人员投入量大,而且耗时费力,并且在严重破 坏性地震发生后经常造成道路交通破坏和通信中断,使震后灾情信息的及时获取面临 巨大的困难。这些均与地震应急救援对及时把握灾情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遥感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遥感在地震应急中灾情识别的应用,实现了 震害遥感定量提取和地震损失的评估。 新中国于1950年组建了专门的航空摄影队伍。从震后应用角度,我国大陆采用 遥感手段提取地震灾情信息的历史可分为2个阶段: (1)模拟遥感影像获取与震害分析阶段(1966-2002 ) 本阶段主要采用震后模拟照片航空摄影和基于光学模拟分析处理、震害目视解 译。1966年3月8 日和22 日河北邢台地震(Ms6.8和Ms7.2)后,在地震灾区首次开展了全 色(即黑白)航空摄影,快速完成了震后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破坏、各种地震 地质灾害(地表破裂、喷砂冒水)等的解译,并完成了唐山地震震害分布图的编制(地 质研究所,1985)。此后1975年辽宁海成地震(Ms7.3)、1976年龙陵-潞西地震(Ms7.3)、 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Ms7.8)、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地震(Ms7.2)和1989年山西大同地 震(Ms6.9)等均进行了震后模拟航空摄影和震害解译;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首次采用了 彩红外摄影。 2 (2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