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液系统健康教育
血液系统健康教育
漯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血细胞功能
红细胞 气体交换
白细胞 机体防御
血小板 止血凝血
血小板减少的健康教育(预防出血)
白细胞减少的健康教育 (预防感染)
血小板减少
原因 :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有贫血和白细胞减少;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其中多数原因不明,部分继发于自身免疫病及应用某些药物后;
临床表现
出血 ,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及鼻腔出血最多见。也可表现为关节腔、内脏、眼底及颅内出血
血小板减少就一定会出血吗?
血小板减少不一定会出血。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二是个体差异。正常人血小板数量为(100~300)X 10’/升。一般来说,血小板轻度减少((80~100)X109/升即(8万~10万)/立方毫米)大多不表现出自发性出血。血小板中度减少《50~80)X 10’/升即临万~8万)/立方毫米),可有轻度自发性出血,如皮肤粘膜出血点创伤后出血不易止住、女性月经量增多等。重度血小板减少(50 X 10’/升以下即5万以下),则大多数会出现较明显的自发性出血,最常见的是皮肤紫痛。更严重者血小板减少(20 X10’/升以下即2万以下),甚至可以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共发症。个体差异是指:由于不同的人在身体结构(如血管通透性)及出血耐受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可以对血小板减少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有的病人血小板降至50 X 10’/升左右即可出现广泛皮肤的皮下瘀血,而有的病人即使血小板只有20 X 10’/升也无任何出血表现。当然,后一种情况下即使没有自发性出血,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提高警惕,做好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预防出血
饮食 要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含微量元素铁较多的蛋类、牛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海产品等。禁食过硬、过于粗糙的食物、
2 皮肤出血的预防 避免人为损伤。
a 保持床单平整,衣裤轻软。
b 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c 注射或穿刺部位拔针后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鼻出血的预防
a 防止鼻粘膜干燥
b 避免用手抠鼻
c 少量出血时,可用棉花填塞,局部冷敷
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
a 软毛牙刷刷牙,禁忌用牙签剔牙
b 避免食用油炸、带刺、坚硬的水果
c 进食时细嚼慢咽
眼底及颅内出血的预防
充足睡眠,避免激动、剧烈咳嗽和用力排 便。当视物模糊,视力有障碍时应安静休息减少活动
白细胞减少
原因:
1、感染
2、物理化学因素
3、继发于某些疾病(1)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白血病前期、骨髓纤维化。(2)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4、脾功能亢进 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淋巴瘤等引起脾肿大,还有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症。
5、遗传因素 。
6、其他 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恶病质、营养不良、过敏性休克等。
预防感染
饮食 多食奶类、瘦肉、鱼、动物肝脏、蛋类等,治疗期间可以食山楂、萝卜、白扁豆、陈皮等健脾开胃的食品,避免进食辛、辣、煎炒、过冷、过热的食物,禁烟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剪指甲,注意个人卫生。嘱病人勤洗澡,勤更换内裤,防止沁尿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腹泻。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特别是避免和流感、发热和病人接触。减少不必要的探视。
患者居室或病房内不宜摆放过多的鲜花,尤其应避免放花盆,这样可减少由于花草或泥土中带有的霉菌孢子、细菌等引起的感染。
尽量做到室内通风不对流,穿衣保暖不出汗,适量活动增免疫
谢谢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