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职业卫生 医学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饮水型分三个亚型 干旱、半干旱地区 多属富含氟的盐湖、盐渍地、低洼地,当蒸发量高于降雨量,浅层地下水浓缩,含氟类化合物聚积而成高氟水 分布,由东北向西北(南)呈带状分布。高氟地区饮水氟含量为1.6—10mg/L,定边高达32mg/L 岩石矿床区 在地质过程中,经风化、淋溶、吸附作用,氟从岩石中释放进入土壤或地下水。 非带状散在分布,如山东烟台、贵州贵阳、浙江武义,河南洛阳。 温泉与地热水地区 高温、高压条件下,地下水易溶入氟化物。 散在局限分布,如浙江义乌、福建龙溪、广东丰顺等。 烟煤型 多为高寒山区、气候寒冷、潮湿、烤火期较长,无明显高氟水,但煤炭层储量多,且含氟量极高。 当地居民习惯以煤火烘烤雨季收获的粮食、蔬菜以利储存,并在室内燃煤取暖、做饭,造成室内空气、食物严重污染。 多见于湖北鄂西、宜昌,四川绵阳、万县,贵州毕节、织金,云南昭通 食物型 此型不多见,是由于天然食物如井盐、砖茶含氟超量,如四川彭水,井盐含氟203.9mg/Kg,砖茶含氟1175mg/Kg.四川甘孜阿坝砖茶含氟2.76mg/Kg,而当地藏民大量饮用奶茶。 临床表现 氟斑牙:最早出现的体征,分三型: 白垩型,釉面失去光泽、粗糙呈白垩状; 着色型,釉面呈现淡黄至深褐色斑纹; 缺损型,釉质剥脱呈凹陷、浅窝或花瓣样缺损。 氟斑牙 氟骨症: 发病缓慢,早期表现为腰背部四肢疼痛,,呈持续性、无游走性、与天气变化无关,活动后稍缓解,进而活动受限、肢体变形、弯腰驼背、肌肉萎缩、肢体麻木。最终关节僵硬固定、全身瘫痪。 分型:硬化型、疏松型、混合型。 氟骨症 毒作用机制 正常人体含氟2.6g,主要存于骨骼、牙齿中,约占90%。 氟低摄入量处于生理范围内时对骨骼、牙齿发育及预防龋齿有良好作用。 机制: 过量氟进入人体内结合血钙生成氟化钙,沉积于牙齿中,使牙釉质矿化不全,不能形成正常结晶结构而失去光泽。 氟化钙沉积使骨质硬化、密度增加,骨皮质增厚,韧带钙化。 血钙减少,尿磷增加又可诱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促进溶骨,加速骨吸收 影响因素 摄入量: 水中含氟量1.6mg/L时,90%以上可发生氟斑牙;水中含氟量超过3.0mg/L时,人群中开始出现氟骨症;日摄入量超过6mg开始出现毒作用。 年龄与性别:氟斑牙很少出现在幼儿乳牙,而仅发生于恒牙。氟骨症多侵犯成年人尤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营养状况:膳食缺乏蛋白质、钙、维生素时机体对氟的敏感性增高。 防止措施 改水降氟:A改用低氟水源;B饮水降氟。 改良炉灶、更换燃料 控制食物氟含量 综合措施:改良盐碱土壤、疏通河道、植树造林,减少氟蓄积。 原生环境与健康 原生环境与健康 原生环境中的健康问题: 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的、自然环境变异与变迁引起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并造成健康损害的现象。 分类:A自然灾害 B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优美的自然环境 自然灾害与健康 自然灾害:自然界物质急剧运动形成的环境变迁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 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洪涝、干旱等 1987年通过“国际减灾10年”决议 自然灾害的特点: 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伤病员,需急救、照料和处理。 灾害可能造成卫生服务体系的故障、医疗器械及药品短缺。 人群迁移、避难所居住拥挤,卫生设施缺乏、废弃物处理不当、病媒微生物孳生,致疫情爆发。 由于灾害的发生而产生各种心理、精神障碍。 地球化学因素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元素与环境中的元素保持动态平衡。 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造成地壳表面元素分布不均衡性,导致生物生态的地域差别和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分布的不同。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在某些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某些元素过多或不足并影响到人体的总摄入量,致使在当地人群中出现特异性的地方病。 目前以明确的元素:碘、氟、砷、硒、钼、钴、铜、镊、铝和硼等。 缺碘地区与碘缺乏病(IDD) 缺碘地区与碘缺乏病(IDD) 碘缺乏病:主要由于机体在不同发育时期摄取碘不足造成的一组相关疾病,如甲状腺肿、克汀病。 澳大利亚的赫策(Hetzel)1983年提出IDD大概念。 除冰岛外几乎在全世界所有国家流行,我国属严重流行区,病区人口约3.75亿,缺碘性甲状腺肿累积病人3500万,克汀病现患病人约20万。 缺碘地区 所有碘化合物易溶于水,迁移性强。 1.5万亿年前第四季冰川期,冰川融化,将地表富含碘的成熟土壤冲刷入海,碘由陆地迁移至海洋。 沿海地区,由于海洋上空的碘蒸气随降水补充陆地,缺碘则相对缓解。 分布特点: 山区多于高原、丘陵、半山区; 高原、丘陵、半山区多于平原; 平原多于沿海。 临床表现形式: 甲状腺肿: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颈部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