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际货物贸易-中山大学岭南
中国省际货物贸易:基于区域间铁路交流数据的研究
徐现祥 李郇
中山大学
作者简介
徐现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李 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通讯作者及地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510275 徐现祥 收
电话 020
Email Lnsxuxx@mail.sysu.edu.cn
感谢语
本文先后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研讨班、第 10 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复旦
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名古屋大学联合会议上报告,陈钊、寇宗来、王永钦、
吴建峰、Vincent Chen ,梁琦、钱学峰、代谦、黄玖立、范子英、王贤彬、张莉、戴天仕、
黄亮雄等给予评论、建议。另外,本文的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C790103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团队项目
(07JDTDXM79006 )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中国省际货物贸易:基于区域间铁路交流数据的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1985-2008 年间中国省际双边铁路货运贸易数据发现,省际铁路货运贸
易模式呈现出从内陆流向沿海的跨区非对称性和以本地市场为核心的空间梯度性。这种省际
贸易模式根植于省际铁路货运贸易具有内需导向和外需导向双重性。外需导向的省际贸易主
要受对外贸易牵引,外需的省际铁路货运贸易弹性是0.1;内需导向的省际贸易主要由贸易
成本牵引,铁路里程的省际贸易弹性是-1.1、省界效应和邻近效应分别是9.7 和 1.6。本文的
发现是稳健的,揭示了中国的外需和内需交织在一起,扩大内需的关键是系统平衡内需和外
需,使二者形成良性联动。
关键词:省际贸易;铁路货运;外需导向的铁路货运贸易
一 引言
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需求结构变化,中国正在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靠投资和
出口拉动转向扩大内需。其实,早在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就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
个市场”,随后采取了东南沿海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每当国际上发生经济危机、中国出口
受阻时,中国就强调拉动内需和扩大国内市场。无论是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都是如此。但问题是,现有文献至今没有系统考察中国地区间贸易及其与国
际市场之间的联动。在不了解中国区际贸易模式及其与国际市场联系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期
待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以及“扩大国内市场” 的一些政策和做法能够顺利达到预期
效果。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是联动的,在经济体内部区际之间的经济也是联
动的,区际经济往来与国际市场也应是联动的。研究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往来一直是经济学的
常青话题。近年来,业已有人开始把注意力从经济体间的经济往来转移到经济体内部区际之
间的经济往来上,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国内宏观经济学(Intra national
Macroeconomics )(Hess and Wincoop ,2000 ),强调国内经济联动是国际经济联动的参照系,
是国际经济联系的将来。至于国际贸易与区际贸易之间的联动,至少在我们的知识范围内,
还是一个黑箱。这种格局似乎根植于不同层次的经贸往来数据的可获得性。每个独立的经济
体都有设有海关等机构,国际经贸往来数据是可以获得的;在经济体内部,通常不再设置专
门负责区际贸易的类似海关的机构,有关区际经济往来的数据通常无法得到系统性的收集整
理。因此,探索经济体内部的区际贸易及其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联动,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巧
妇难为无米之处”式的挑战。
考察中国地区间的贸易也是如此。行伟波等(2009 )明确指出,“ 由于地区间贸易能够
直接反映区域间市场交流的状况,┅直接考察中国各省区之间的贸易量和贸易结构,将会非
常有助于理解中国国内各区域市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和一体化进程” 。遗憾的是,由于
①
缺乏数据,至今鲜有文献直接考察中国的区际贸易及其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动。本文发现,
《中国交通年鉴》报告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