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的复习和测评
一、有效的综合复习 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能够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必须引导学习者不断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进行反思。 必须使学生获得对学科学习积极的情感体验。 满足学生的复习需要 第一讲 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中国人最早对元素的认识 1、综合复习的教学价值 巩固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但不是炒冷饭,而是融会贯通。 构建知识的体系,明了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升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能力是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满足学生的复习需要。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层次 第一层次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第二层次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第三层次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 知识的综合、能力的综合 12.右图表示纯净物中不同物质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A与B代表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且它们的溶液都能与铁反应。 (2)写出属于M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要求这两种 物质由不同类别的粒子构成 、 。 知识的综合 20.化学肥料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现有一种常见的化学肥料,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其中A元素为地壳中含量最高;B元素是氮;C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所有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D元素可形成一种组成为DO2的化合物,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1)写出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 ,C______ ,D 。 (2)试写出该肥料的化学式________ (写一种即可)。 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6.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 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 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关注自己的生活 15.(2分)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关注同学们的营养问题: 某山区学校食堂午餐的食谱如下:大米、炖土豆、炒白菜、萝卜汤 (1)以上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 、油脂、无机盐和水。 (2)考虑到中学生身体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你建议食堂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关注社会生活 22.近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连续几天大雪。清除道路上积雪,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可能是由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四种盐组成。四种盐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如果融雪剂由两种物质组成,将融雪剂溶于水,在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碳酸钙白色沉淀,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融雪剂可能的组成有 种。 2、学案导学复习法 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它是在教师广泛调研学生的学习状况,研究学生自主建构学习诸种因素及可能性的前提下,精心编写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助材料。 内容包括干什么?(即学习目标)、怎么干(学习程序)、 干好了没有(测评反馈)三个内容。 学案的构成 干什么? 学案的构成 怎么干? 学案的构成 效果如何? 学案导学法的优点 师生的目标明确,避免了盲目的炒冷饭,。 用学案安排了学习任务,学生的主动性增强。 用编写学案学习目标的方法定位学习内容 避免了大量的重复练习 学案可以集体编写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学案导学法的优点 学案提供了学习辅助材料,节省了课堂抄题,提问陈述等许多时间。 学案导学法利于各层次的学生,把握课堂学习速度,学习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学案指导预习,指导听课,指导复习,引导积极思考 ,给予参与的机会。 学案导学法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案导学会使教师发生以下转变 从“教”为中心转到“学”为中心 从“强教”转为“导学”,以学论教。 从“演员”角色转为“导演”角色。 1、综合复习测评的目的 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缺、漏、能力达到的程度。 分析学生掌握的情况——答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列管编号No.doc
- 资管系&资科系联合系周.doc
- 管20单元说明.doc
- 吴安乐老师高中数学科复习讲义第二册重点总整理.pdf
- 文氏管计实验.doc
- 第二册多音字复习.ppt
- 现代新概念英语复习第六课.ppt
- 小学英语学科复习课观摩及经验介绍.ppt
- 善用搜集资料的工具.ppt
- 资料探勘方式.ppt
- 中国建设银行2025年度数字化转型成果展示动态PPT架构.pptx
- 二零二五科技社团招新融合班委竞选动态PPT框架.pptx
- 二零二五临床试验数据深度解析与可视化简约风汇报模板.pptx
- 2025远程商务谈判培训公开课PPT交互式内容架构方案.pptx
- 二零二五科技峰会开场倒计时动态粒子特效PPT设计.pptx
- 二零二五年交通银行养老金托管业务市场拓展方案报告.pptx
- 中国工商银行2025年金融科技实验室成果展示动态模板.pptx
- 二零二五中医辨证思维训练课件集成四诊病例分析模块.pptx
- Cross-border M&_原创精品文档.pptx
- 二零二五年初中英语主题阅读绿色卡通风说课课件开发路径.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