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改造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改造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改造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 论 1.1项目承担单位简介 某碳素工业总公司始建于1987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大二型股份制民营企业,为某市重点企业二十强之一。先后荣获某市经济效益支柱企业、出口创汇功勋企业、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先进民营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500强企业,某市综合经济实力20强之一,1997年至今连续10年被山东省农业银行授予“AAA级信用企业”,2000年被授予公开守信企业。 公司位于某市车站南路39号,占地面积600余亩,现有资产13.5亿元,员工2500余人。下辖山东某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某煤化有限公司、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某化工有限公司等八个控、参股公司,涉及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煤焦油深加工、热电联产、精细化工等多个行业。形成了以热电为龙头,以铝电解碳阳极、煤化产品加工为主体,涉及冶金、化工、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的多元化、立体化的产业格局。公司拥有五大系列产品,二十多个品种。主导产品碳阳极产能达30万吨/年,是中国国内最大的铝用商品碳阳极生产企业。也是业界最强势企业之一,煤焦油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年。公司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达到34%,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三年持续、稳定增长。 公司于1997年,在同行业中第一家成立了专业的碳素研究所。2002年,公司投入1000万元巨资引进国际一流检测、检验仪器组建了碳素实验室,并通过了实验室国家认可,实现了在同行业中的一路领先。 2008年,总公司完成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其中利润为9000万元,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 根据某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某碳素公司厂区属北湖旅游度假区,根据某市委“退城入园”及“济政纪(2008)25号”会议纪要的要求,确保三年内及时将某碳素工业总公司和山东某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迁往任城区新厂址。为此,某碳素董事会一班人决定:积极响应市政府的“退城入园”规划,将位于车站南路的某碳素股份在三年内分批次的进行迁移。根据公司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公司决定在任城区廿里铺北辰光工业园内建设30万吨/年预焙阳极生产线搬迁改造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淘汰山东某碳素的所有预焙阳极生产装置,确保某市政府“退城入园”规划的实施。 1.2 “退城入园”迁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991年全球铝锭产量约为1962万吨,2005 年产量为3100万吨,2006 年产量为3397万吨。2006年,中国铝产量达935万吨,2007年国内铝产量1256万吨。今年世界原铝需求量将超过3400万吨,而且今后10年需求增长率也将达4~5%。 中国近年来铝产量的增长 (万吨) 表1—1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产量 556 667 778 935 1256 综上所述,预测2008 年全球铝市场继续呈现供给不足的状况。在铝工业生产中,预焙阳极被称为铝电解槽的心脏,优质的预焙阳极是保证现代大型预焙电解槽最佳运行的前提,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铝的增长带动了铝用炭素的发展,碳阳极生产规模的也在不断扩大。目前随着铝用碳阳极需求的增加,给公司提供很大的市场空间,国外客户订单难于满足数量要求,因此迁建30万吨/年预焙阳极炭块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某碳素工业总公司建设年产30万吨/年预焙阳极生产线搬迁改造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的优势有: (1)原料优势:公司处于石油焦的集中产地,山东有齐鲁、济南、青岛的五大石油焦生产基地,总产量达200多万吨,对于石油焦而言具有运输距离近,易采购的优势;煤沥青公司自产20多万吨/年,不用外购,购货渠道畅通。 (2)技术优势: a、某碳素公司是预焙阳极国家标准的修订者。目前预焙阳极产品标准有7个,其中3个是沿用我们企业的标准,2个是我们参与修订的标准,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预焙阳极产品作大、作精、作强。 b、我们花费了1600多万建立了国家认证级的碳素实验室和研究所,绝大部分设备和仪器是从瑞士进口的。在这20多年里,我们与湖南大学联合培养了一批碳素生产管理和碳素新产品研发的专业骨干,这为我们预焙阳极的产品开发及升级提供了坚强后盾。 c、我们的碳素专用设备开发已具相当规模,并已部分替代进口设备,其中4项已获得国家专利。 (3)设计优势:公司的技术中心,承担公司内部的技改和项目扩建的任务。利用公司现有炭阳极生产技术,对外承担设计,设计的预焙阳极项目投资比国内同规模的装置减少1/3以上。如内蒙古霍宁碳素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30kt预焙阳极炭块工程和内蒙古霍煤通顺碳素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60kt预焙阳极炭块工程的设计,该项目已顺利投产,运行正常。 (4)地方支持优势: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某碳素工业总公司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