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高职版)-第四课 蓼莪
谢谢! * 第四课 蓼 莪 《诗经》 导入新课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一个辉煌灿烂的开端。我国的诗歌传统历史悠久,绚丽多彩。而作为这一悠久传统光辉起点和不尽源头的《诗经》,犹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以其伟大的文学成就永远彪炳在中国文学史册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而遗憾的文章《蓼莪》。 * 诗经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 《诗经》是我国第 部 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篇,所以又称“ ”。在先秦典籍中被称为“诗”,汉代学者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全集分 、 、 三部分,采用 、 、 三种表现手法。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乐歌。《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源头。 一 305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 《诗经》的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 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 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 * 《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第一,《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 第二,《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 第三,《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 * 《诗经》的作者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 题 解 出处:诗经·雅·小雅·谷风之什 所属朝代:西周 作品体裁:诗 题解 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诗人苦于服役,抒发不能终养父母的沉痛心情。) * 《蓼莪》的译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莪蒿生长长又高,不是莪蒿是青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哀痛我的父和母,生儿养女太辛劳。 * 《蓼莪》的译文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莪蒿生长高又肥,不是莪蒿却是蔚。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可怜我的父和母,生儿养女身憔悴。 * 《蓼莪》的译文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小小瓶儿空荡荡,酒坛由此愧难当。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孤苦伶仃活世上,不如早日去死亡。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没有父亲依靠谁?没有母亲谁依傍?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出门心里含悲伤,进门不见爹和娘。 * 《蓼莪》的译文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父啊辛勤生下我,母啊养我劳苦多。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抚摸我来爱护我,成长我来教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照顾我来挂念我,出出进进抱着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如今要报二老恩,老天无端降灾祸! * 《蓼莪》的译文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南山险峻难登上,暴风迅猛透骨凉。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别人都能养父母,我独为何遭灾殃? * 《蓼莪》的译文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南山高险难登上,暴风迅猛尘土扬。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别人都能养父母,我独无法去送葬。 * 分析课文 1.全诗六章。 2.一、二章写诗人未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诗人以看似高大的莪蒿实是小小的青蒿比兴自己是父母之子却未尽奉养之责,表达了对父母的悼念之情。 * 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