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多跳水声协作网络中的隐蔽通.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跳水声协作网络中的隐蔽通

doi:10.6043/j.issn.0438-0479.201709025 多跳水声协作网络隐蔽通信与能量消耗优化 陈友淦,刘均慧,许肖梅*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361102) 摘要: 多跳水声协作网络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系统整体能量消耗,但隐蔽性却大大降低。以在多跳水声协作网络中进行隐蔽通信为目标,研究相同检测概率情况下如何选择最优跳数使系统功耗最小的方法。多跳水声协作网络隐蔽通信系统的检测概率计算模型该系统的能量消耗计算模型,在兼顾检测概率与能量消耗条件下,仿真分析了不同目标信噪比、工作距离等因素对系统跳数优化选择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多跳水声协作网络隐蔽通信系统 关键词: 水声通信;协作通信;隐蔽通信;能量优化;检测概率 中图分类号:TN 929.3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由于可实现大面积覆盖、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等优势,水声协作通信技术发展迅猛与无线电磁波相比,水声信道具有载波频率低、带宽窄、波速低、多途延时及多普勒频移相对较大等特点[]。Stojanovic[2]研究表明,通过短距离多跳实现中远程水声数据传输的水声协作通信系统,比直接进行远程水声通信更节约系统整体能量消耗;此外,由于传输距离的缩短,可适当提高工作频率、拓宽水声通信系统可用带宽,有利于提高水声通信速率。对于给定水下通信距离,存在一个最佳通信频率,使得系统的能量消耗最小。对于多跳水声协作通信网络,[3]从系统能量消耗优化角度研究了如何选择最优工作频率的问题信源节点、中继节点、目的节点分布一条直线的系统,当中继节点与信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等距时,系统整体能耗最小、性能最佳。由于军事指挥、控制及通信、沿海监测和海底作战等特殊应用场景的需求发展,对水声协作通信系统的隐蔽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直序扩频水声通信的隐蔽性方面[],水声协作通信网络隐蔽研究[]。相比之下,隐蔽射频通信和隐蔽雷达系统的研究则相对成熟,包括常规扩频、混沌电路和混沌调制,以及敏捷波形设计等[]。[7-8]提出低概率检测(low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LPD)等作为点对点无线电磁波通信系统隐蔽性和隐身性的量化指标;LPD在给定的恒虚警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条件下,“通用”能量检测器无法在相应范围内检测到检测概率高于0.5的通信信号;然而,由于受到发射机特性、检测器参数、接收机行为和信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LPD的测量值变化很大。[4]研究表明,由于水声协作网络系统通信接收机的高接收性能是通过中继节点形成空间分集增益获得的,而从隐蔽性角度看,截获接收机也将同样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则其LPD性能指标比点对点水声通信系统差。因此,如何在维持水声协作通信系统高数据率、大覆盖范围、低系统能量消耗等优势的同时,兼顾满足隐蔽通信LPD指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拟对多跳水声协作网络隐蔽通信的检测概率及系统能量消耗进行联合优化研究,最优跳数。 1 系统模型与计算 1.1多跳水声协作网络隐蔽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在所考虑的多跳水声协作网络隐蔽通信系统中,信源节点(Transmitt,Tx)、中继节点(Relay,…,K, 当k=0时中继节点即为信源节点)和目的节点(Destination,Ds)分布在一条直线上,且K个中继节点()均匀分布在信源节点(Tx)和目的节点(Ds)之间,接收机(Ix)分布在Tx和Ds的中垂线上。通过发送功率控制,可让每个只接收来自前一个的信号并且向下一个发送信号。 图1 多跳水声协作网络隐蔽通信系统模型Fig. 1 Muti-hop underwater acoustic cooperative network covert communication system model(K is even as an example) 一般地,检测距离比定义为接收机与发射机的最大距离和通信接收机与发射机的最大距离之间的比率[1],即 (1) 其中,为Ix到Tx每个的距离;d为Tx与或者任意两个相邻与之间的距离。一般地,检测距离比越小,则通信系统的隐蔽性越好,因为必须靠近发射机才能信号。在图1所示模型中,有 (2) 其中,dcTx与Ds距离。 1.声隐蔽通信系统为计算多跳水声协作系统的检测概率,首先计算点到点系统的检测概率假设Ds和Ix都经历相同带宽高斯噪声的水声信道,其具有等于的双边功率谱密度。若定义在Ix处能检测到的信号能量为Ei,Ds能正确接收数据所需要的信号能量为Es,点到点系统的检测距离比为,则根据发信号能量与接收信号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