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回线源瞬变电磁接收装置的改进-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科技
第36卷第1期 物 探 与 化 探 Vol.36,No.1
2012年2月 GEOPHYSICAL&GEOCHEMICALEXPLORATION Feb.,2012
大回线源瞬变电磁接收装置的改进
1 1 2
周楠楠 ,薛国强 ,苏艳萍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2.河北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1)
摘 要:针对当前瞬变电磁勘探中存在的接收有效面积较小的问题,提出使用接收有效面积更大的磁棒代替传统的
接收面积较小的空心线圈,并在山西大同进行了试验,取得理想的探测结果。将改进装置用于西藏某钼矿勘探中,
探测深度达到1000m,远远超过原有装置的探测深度,为大回线源瞬变电磁应用于更深度空间探测矿和石油提供
了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瞬变电磁;磁棒;接收装置;探测深度;冈底斯斑岩成矿带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2)01-0089-05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时间域人工源电磁勘探手
段,因其对低阻敏感,只观测二次场而广泛应用于资
[1-5]
源勘探和工程勘察中 。在以往的瞬变电磁回线
源的探测中,往往使用空心线圈接收回线中心点的
响应值,例如,澳大利亚凤凰公司生产的V8综合瞬
变电磁仪就是以空心线圈为接收装置的常见仪器。
但空心线圈受制于接收面积和装置体积的影响,在
实际野外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利的因素。为了提高
回线源瞬变电磁在野外工作的效率及进一步提升回
线源装置的应用范围,尝试使用轻便、简单、体积小
的磁探头代替空心线圈,作为回线源瞬变电磁的接
收装置。
1 问题的提出 图1 几种常见的回线源装置示意
在回线源瞬变电磁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几种 致携带不便,在复杂地形的山区等使用受到了较大
[6] 的限制,同时,10000的接收装置在某些干扰地区
常见的装置类型 ,重叠回线、中心回线、大定源回
线,这些装置的共同特点是回线发射,回线接收,如 的使用效果不佳。因此,提出了使用更为轻便且型
图1所示。 号多样的磁探头作为回线源瞬变电磁的接收装置。
可以清楚地看出,不管是重叠回线使用发射回 首先在规定区域进行不同型号磁探头和原始空心线
线和接收回线同一回线装置发射电流和接收感应电 圈进行信号对比,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关的
动势,还是中心回线使用较短的回线接收感应电动 深度和地下电性特征,分析不同型号接收效果,得出
势,接收装置都是使用回线线圈接收信号。后期的 关于磁探头使用的可行性及数据特征分析。然后,
发展中,为了增大有效接收面积,进而提高接收信号 经过实际项目工作,验证装置改进的可行性。图2
的强度,发展了多匝回线的空心线圈,例如V8瞬变 所示为18k型磁探头和常规空心线圈的对比。
电磁接收空心线圈为100×100的多匝装置,使接收 2 磁探头装置分析[7]
信号的强度相对单匝增大数十倍。但在实际工作
重量较大而导 当用磁探头代替接收回线时,往往数据处理后
中,多匝线圈装置由于受到体积庞大,
收稿日期:2010-11-10
·90· 物 探 与 化 探 36卷
表1 不同型号磁探头的技术参数
探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诸暨璜山镇2017.doc
- 基于医疗知识获取意愿的患者感知价值分类研究-同济大学学报.PDF
- 基于双重犹豫模糊语言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重庆理工大学学报.PDF
- 基于变异函数的活性炭测氡法监测CO的分布特征-煤炭科学技术.PDF
- 基于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的三级医院科研投入产出-南京医科大学.PDF
- 基于因子分析和特征映射的耳语说话人识别-数据采集与处理.PDF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研究-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PDF
-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区域金融创新能力评价-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PDF
- 基于因子分析的失眠症证候要素研究-环球中医药杂志.PDF
- 基于声发射监测的深部采场岩体稳定性分析-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