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陆深俯冲后效作用的地球化学记录———华北中生代岩石-岩石学报
!X?\=W #?W #!(Z )X!#??X\ 53%/ A(%;),)-3/ 7#3/ 岩石学报
大陆深俯冲后效作用的地球化学记录
———华北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源区特征变异的讨论!
! ! ! #
周新华 张宏福 英基丰 陈立辉
$%’ ()*%+,! ,$%-./ %0*12+ ! ,34./ 5)26*1 ! ,*7 8%9. :)%+) #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
#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
!! #$%%’%( )* +(),)-. /#0 +()1 2.$3$ ,42#($( 53/0(6. )* 73(#3($ ,8(9 #- !#= ,42#/
#! :(1 /;%6(#% )* /;%2 73(#3($ ,=/#9 #- #?(;$%. ,=/#9 #- #!= ,42#/
#?@?@ 收稿,#?@@@! 改回!
!#$ % ,!’() * ,+,() -* ’(. /0( 12 34452 60#708,7’9 :07#:.; # ;$=;0$0(? 007?; # 7#(?,(0(?’9 .00@
;$=.$7?,#( :.,;7$;;,#( # 8’(?90 ;#$:70 A’:,’?,#(; # ?0 B0;#C#,7 9,?#;@0:,7 8’(?90 # ?0 D#:? /,(’ /:’?#(2
!#$ %#’()(*+$ ,+-+$ ,3E (F ):E355 G E3HI
J=;?:’7? AB6 C+D7+EF)0* ,*7 C+DC6G+6*F E0HH)C)0* D6FI66* FB6 .0JFB 8B)*, 8J,F0* (.88 ),*7 3,*1FK6 8J,F0* (38 )LJ0M)76 ,
LJ6E)0+C 0LL0JF+*)FN F0 CF+7N FB6 ,OO6EF 0O FB6 766L E0*F)*6*F,H C+D7+EF)0*; P,C67 0* FB6 CF+7)6C 0O 160EBJ0*0H01N ,160EB6Q)CFJN ,
CL,F),H O6,F+J6C 0O RJ )C0F0L6 ,*7 OJ,EF)0*,F)0* 0O B)1B O)6H7 CFJ6*1FB 6H6Q6*FC 0O FB6 766L 0J)1)*,F67 J0ESC,FB6 ,+FB0JC LJ0L0C6 FB,F FB6
Q0CF L0CC)DH6 Q6EB,*)CQ IB)EB E,+C67 FB6 0DC6JM67 EB,J,EF6J)CF)EC 0O FB6C6 J0ESC )C FB6 )*F6J,EF)0* 0O FB6 H)FB0CLB6J)E Q,*FH6 0O .88
I)FB Q6HF (OH+)7 )J6H6,C67 OJ0Q 38 ,FB6 T6C0K0)E 1H0D,H ,OO,)J )*7+E67 FB6 I)76HN 8J6F,E60+C F6EF0*0 U Q,1Q,F)CQ )* 6,CF6J* 8B)*,; 4F
I,C C+116CF67 FB,F FB6 H,J16 CE,H6 FJ,*CO0JQ,F)0* 0O FB6 H)FB0CLB6J)E Q,*FH6 0O .88 I,C FB6 Q0CF )QL0JF,*F 6VLJ6CC)0* 0O FB6 6OO6EF 0O FB6
E0*F)*6*F,H C+D7+EF)0* ,*7 FB)C C+D7+EF)0* ,*7 E0HH)C)0* 6V6JF , LJ0O0+*7 )*OH+6*E6 0* FB6 6M0H+F)0* 0O .88;
K0L M#:.; :)FB0CLB6J)E Q,*FH6 ,.0JFB 8B)*, 8J,F0* ,3,*1FK6 8J,F0* ,4*F6J,EF)0* ,AJ,*CO0JQ,F)0*
摘 要 早中生代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俯冲及其后两陆块间的碰撞为大陆深俯冲后效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少见的
实例。本文在系统论述华北中生代深部年代学记录、深源岩类源区地球化学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普遍的RJ 同位素高度富集
现象及其空间变化指向、高场强元素强烈分馏以及时间制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导致这些源区特征变化最可能的机制为扬子
板片深俯冲中析出的熔体W 流体交代并改造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