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玉香--危重病人胃肠营养的护理知识.ppt
6、肠内营养的方式 (1)口服饮食:简便、营养全面,要求有较好的食欲及胃肠道吸收功能。口服一次(200—300ml),6—10次/d。 (2)管饲营养:一次性推注、间歇输注、持续性滴注。 一次性推注:每日6—8次/日,每次用注射器推注,一般由少量(150ml/次),逐渐加量到250ml次。 间歇输注:指在1—2h左右的时间内将营养液借重力作用输注给病人,4—6次/日,250—500ml/次。速度为20—30ml/min. 适用于胃肠功能较好的鼻饲患者, 但有的患者可能发生腹胀、腹泻、恶心、胃潴留的症状。误吸发生的风险大。 持续性滴注:是指营养液在肠内营养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24h,或18—20h。输注量由30—40ml/h逐渐每天增加输注量,最大输注速度为100-250ml/h。适合空肠造瘘口或置管的患者。其优点是不容易发生胃潴留及误吸。吸收较完全、营养液利用充分,很少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营养泵滴注 7、肠内营养制剂 (1)非要素膳制剂:以整蛋白或蛋白游离物为氮源, 渗透压接近等渗. 它口感好, 且使用方便, 耐受性强, 适用于胃肠功能良好的病人。 ①匀浆制剂:系天然食物经捣碎搅拌后制成,如匀浆奶。 ②整蛋白为氮源的非要素制剂:如能全力、瑞能、瑞代、力衡匀等。 (2)要素膳:是单体物质——氨基酸或蛋白水解物、葡萄糖、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混合物,经胃肠道供给。其优点:营养全面,无需消化即可吸收或接近吸收,成分明确,不含残渣或残渣极少,不含乳糖,但它口感差,价格高。 (3)组件制剂:仅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营养剂,对完全制剂进行补充或强化,适应病人的特殊需要。如蛋白质组件、脂肪组件等。 (4)特殊应用制剂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与护理 淄博市中心医院 ICU 张玉香 目录 引言 营养支持 胃肠营养及护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和学术交流的推动,营养支持的理论和实践都日趋完善,已成为现代医学救治危重病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肠内营养作为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状况,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录 引言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对危重病人的重要性 营养支持的目的 营养支持策略的新概念 营养支持的原则 营养状态的评估 营养不良的分类 营养的需求 肠内营养及护理 1、营养支持对危重病人的重要性 危重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很高,据不完全统计, 住院病人中约有30%--5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而ICU病人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几乎达到100%。营养不良已成为ICU病人至死性的因素。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的一个重要治疗措施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2、营养支持的目的 供给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与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3、营养支持策略的新概念 (1)代谢支持 通过改变代谢底物构成,提高氮量。降低非蛋白热量和氮的比值,防止因底物不足而影响器官的功能与代谢,甚至发生器官的衰竭。 (2)代谢调理 通过应用药物或生物制剂等调理体内物质的代谢反应,改变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抑制机体分解激素的作用,降低分解代谢,降低蛋白质分解率,达到减少机体蛋白质分解,保存蛋白质和器官结构及功能,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 5、营养状态的评估 对危重病人进行营养状态的评估,即可判断其营养不良的程度,又是营养支持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 营养状态的评估参数表 参数 轻度不良 中度不良 重度不良 体重下降(%) 10—20 20—40 40 中上臂肌围(%) 80 60—80 60 白蛋白(g/L) 30—35 21—30 21 转铁蛋白(g/L) 1.50—1.75 1.00—1.50 1.0 淋巴细胞计数(×109/L) 1.2 0.8—1.2 0.8 6、营养不良的分类 (1)蛋白质营养不良(PM):病人患严重疾病时,因应激致分解增高及营养素摄取量不足,而有血清白蛋白及转铁蛋白降低,细胞免疫及淋巴细胞计数异常,但人体测量的数值正常,临床易被忽视。 (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由于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而逐渐消耗肌肉组织及皮下脂肪,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营养不良。表现为外观消瘦 , 体重及人体测量值下降,但血清蛋白及免疫功能基本正常。 (3)混合型营养不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而表现有上述营养不良的某些特征,是一种非常严重、危害生命的营养不良。表现为骨骼肌与内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