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通论(五)19
古代汉语通论(五)
双声叠韵和古韵通假
一、什么是双声叠韵
(一)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相近。
如:“蜘蛛”声母都是“zh-”
“道德”声母都是“d-”
但是,这两个例子有一定的区别,“道德”, “道”在古代属定母字,“德”属端母字,但两者同属舌头(舌尖中音)音,发音部位相同,也是双声。一般来说,我们把声母相同的叫“正纽双声”;把声母相近的叫“旁纽双声”。哪么,“纽”又是什么呢?就是声母,古代叫“纽”,是枢纽的意思。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连绵词是双声关系,如《诗经》里就有“玄黄”、“参差”、“踯躅”等等。但是双声的不一定是联绵字。双声是就某一时期具体的音系而言的,如“唐棣”,在古代是双声关系,现代则分属很不相同的声母,而不能算双声。
(二)叠韵:亦作“迭韵”。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例如:
“窈窕”的韵母都是“iɑo”,“螟蛉”的韵母都是“inɡ”,各自构成了叠韵;再如“彷徨”,前者没有韵头,后者有韵头,但韵腹、韵尾相同,也是叠韵。古代汉语有很多连绵词是叠韵关系,如《诗经》中就有“绸缪”、“仓庚”等等。
但是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音系统,有很多在古代汉语中是双声或叠韵的词,在现代汉语已经不是了,反之亦然。
如:“芣苡”在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但现在却不是叠韵。又如“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因为它们的古代声母都是[-m];而“威望”在先秦反而不是双声,因为“威”字在先秦属於零声母,而“望”字的声母是[-m]。所以叠韵也是就某一时期的语音系统而言的。
当然,古今音的系统也有很多相一致的地方,例如“辗转”古今都是叠韵,“栗烈”古今都是双声。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古今音是不相同的。为了便於了解上古的双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先秦的声母系统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就讲一下古汉语三十六个字母。
(三)古汉语三十六个字母
依照传统的说法,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他们将汉字按声母相同的归为一类,并在每一类里找出一个字来代表声母。如:“帮、边、包、标”声母一样,取“帮”作代表字。古人就是这样建立他们的声母系统的。
1、守温字母(三十字母或守温字条)
大约唐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个叫守温的和尚,他根据梵文和藏文的拼音原理,对古人归为“双声”的各类字进行分析研究,把声母读音相同的归为一类,把所有汉字按声母读音归纳,共得三十个声类,然后为每一个声类选定标目名称。后代称为“守温字母”。守温和尚第一个为汉语语音制定了三十个声母代表字。如:
南梁汉比丘守温述:
唇音 不 芳 并 明
舌音 端 透 定 泥是舌头音
知 彻 澄 娘 日是舌上音
牙音 见 君 溪 群 疑等字是也
齿音 精 清 从是齿头音
审 穿 禅 照是正齿音
喉音 心 邪 晓是喉中音清
匣 喻 影亦是喉中音浊’”
( 引自王力《汉语音韵学》)
这些就是后代所称的三十字母。从前认为守温创制的是另一套更为通行的三十六字母,后来在敦煌发现了唐写本《守温韵学》残卷,才确知三十字母为守温所制。
此后,由宋人在守温字母的基础上,又增益了六个字母,成为三十六字母。所增益的六个字母是“非、敷、奉、微、娘、床”。 “非、敷、奉、微”是从重唇音分化出来的四个轻唇音,原来的泥母分成了泥和娘,禅母分成了禅和床。这三十六个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代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三十六字母见下图:
《韵镜》
唇 音 幫(非) [p] 滂(敷) [p‘] 並(奉)
[b] 明(微)
[m] ? ? 舌頭音 端(知) [t] 透(彻) [t‘] 定(澄)
[ d] 泥(娘)
[n] 余(喻四)
[ j ] ? 舌上音(照三) 章
[ t] 昌
[ t‘] 船
[d ] ? 書
[ ] 禪
[ ] 齒頭音 精
[ts] 清
[ts‘] 從
[dz] ? 心
[s] 邪
[z] 正齒音(照二) 莊
[ ] 初
[ ] 崇{床}
[ ] ? 生{山}
[ ] 牙 音 見
[k] 溪
[k‘] 群
[ɡ] 疑
[ n ] ? ? 喉 音 影
[0] 曉
[x] 匣(喻三) [ ] ? ? ? 半舌音 ? ? ? 來
[l] ? ? 半齒音 ? ? ? 日
[ n z ] ?
2、上古三十二字母:
Ⅰ.王力认为章组与端组、日母与泥母、喻四与定母、庄组与精组在上古只是音近而不是全同。以下是汉语上古32个声母及其拟音:
同中古三十六字母相比要合并一些,以及分化一些:
[1]合并的是:
①知、彻、澄、娘要与端、透、定、泥合并;
②非、敷、奉、微要与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