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识别与鉴定无翅亚纲166
第1章 无翅亚纲? * * * 第1章 无翅亚纲?1.原始无翅昆虫;2.体微小至小形;3.无变态(增节,表);腹部有附肢(针突等);5.性喜潮湿。一般分为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4个目。 一· 鉴别特征1.微小,色淡0.6~1.5mm2.眼、尾须、触角均缺、前足上举代替触角功能3.腹部12节,基部3节有针突二· 栖境习性: 增节变态.生活于潮湿土壤,苔藓,落叶,腐木及树皮下。 原尾目 原尾目学名:(Protura)中名:原尾虫, 蚖英名:Proturans 三· 分类:分4科,己知200余种。?据气管系统是否存在及腹部附肢:古蚖科(有气管气门)(Eosentomidae);无管蚖科(Acerentomidae);始蚖科(Protentomidae);华蚖科(有气管气门)(Sinentomidae)。我国1956年(周尧,杨集昆)首次在陕西华山发现“华山曙蚖(Eosentomon hwashanensis Chou et Yang)”,上海昆虫研究所伊文英发现众多新种 原尾目 四·原尾目是非常原始的昆虫 1.非昆虫性状:无触角,生殖孔开口于第11节后方,增节变态,气管退化或缺; 2.昆虫性态:胸节分化,足3对,口器与跳虫近似。 原尾目 一·特征: 1.体小,光滑或具鳞片; 2.触角4-6节,触角后有一个特殊的角后器(是分属特征),眼由8个分离小眼组成,口器内陷式。 3.胸部3节或不明显,胸足胫节与跗节合并成胫跗节; 4.腹部常6节,第1、3、4或5腹节上分别有粘管,握弹器,弹器; 弹尾目 弹尾目?学名:Collembola中名: 跳虫, 英名:Springtails 二· 栖境:潮湿土壤,苔藓,落叶丛,腐木。三· 分类:共分3亚目12个科,2000余种。A节腹亚目:体长形,胸腹节分节明显,共8科。1.跳虫科(Poduridae)触角短,4节,前胸发达,弹器生于第4腹节;2.长角跳虫科(Entomobryclae)触角长4—6节,前胸退化,弹器生于第5腹节。 弹尾目 二· 栖境:潮湿土壤,苔藓,落叶丛,腐木。三· 分类:共分3亚目12个科,2000余种。A.节腹亚目:体长形,胸腹节分节明显,共8科。1.跳虫科(Poduridae)触角短,4节,前胸发达,弹器生于第4腹节;2.长角跳虫科(Entomobryclae)触角长4—6节,前胸退化,弹器生于第5腹节。 弹尾目 B.愈腹亚目:体略呈球形,胸部与前4腹节愈合。3.短角跳虫科(Neelidae)触角较头短,胸长于腹;4.圆跳虫科(Smynthuridae)触角较头长,胸短于腹。C矶生亚目:仅1科1属。 弹尾目 一· 特征:1体微小,长,软,白色;2 头部,无眼,触角长丝形,口器咀嚼式内陷;3胸部:4腹部:11节,第1─7节腹面有针突,尾须细长或铗状。 双尾目学名:(Diplura)中名:双尾虫,英名:(Campodeids) ?一· 栖境:潮湿土壤,落叶等。二· 分类:5科,200种以上。1双尾虫科(Campodeidae)尾须丝状,多节;2原铗尾虫科(Projapygidae)尾须短,多节;3铗尾虫科(Japygidae)尾须铗状;4原双尾科5副蛱尾科伟铗(Atlasjapyx atla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双尾目 一· 特征: 1.体:小,有的有鳞片; 2.头:有单、复眼,触角长丝状,多节。口器咀嚼式,外露; 3.胸:具侧背叶,跗节2—3节; 4.腹:11节,尾须细长,有中尾丝。 缨尾目学名:Thysanura中名:衣鱼,石蛃英名:silverfish 衣鱼 1.衣鱼科(Lepismatidae)针突位于7—9或8─9腹节,前胸等于后胸,腹部背板不盖于基肢片上,复眼小而分离,无单眼; 缨尾目 二·栖境:树干,衣墙等。三· 分类:分4科,500余种。 二·栖境:树干,衣墙等。三· 分类:分4科,500余种。 1.衣鱼科(Lepismatidae)针突位于7—9或8─9腹节,前胸等于后胸,腹部背板不盖于基肢片上,复眼小而分离,无单眼; 2. 石蛃科Machilidae:针突位于2—9腹节,前胸小于后胸,腹部背板呈瓦状盖于基肢片上,复眼大,跳跃性昆虫; 3.土鱼科, 4.光角蛃科 缨尾目 无翅亚纲4个目的主要特征?如何理解原尾目的原始性? 思考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