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课 古代史家与典籍 .ppt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课 古代史家与典籍

第五单元:中国史学的发展 第20课:古代的史家与史籍 第21课:史学的转型 第22课:现代史学名家 线索:古代传统史学、近代新史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 重点:传统史学、新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征。 难点:中国史学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古代的史家与史籍 一、司马迁与《史记》 条件:自幼受到父亲的教育,师从当时著名的学问家董仲舒等,年轻时便通晓当时的主要学问;周游各地,充实了社会阅历;父亲去世后,司马迁受命继任太史令,得以饱览宫廷藏书。 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内容: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叙述了传说中的黄帝至西汉武帝时约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目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取材: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书名:神宗称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 内容: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北宋建国前的一千三百多年史事,以政治、军事为主,借以展示历代盛衰治乱、成败安危之迹,用为历史的借鉴。 编写丛目:即根据编纂设想,先以一书为主,按年月日顺序标出事目,然后编检群籍,逐一增补事目,而将有关资料出处附注于事目之下,称为“丛目”。丛目要求详备,凡稍与史事相关的材料均附注之。 组织长编:即依据丛目,将所有材料检出,错综诠次,择优采录,初拟文辞,以大字书写正文,以小字附注考异,总成“长编”。长编要求“宁失之繁,勿失于略”,以保证定稿时有充分的史料依据。这是全书的草稿。 笔削定稿:即依据长编所载,考其异同,删繁就简,统一体制,锤炼文字,杀青定编。这一步由主编司马光一人负责。如唐纪部分长编草卷,长达2000余丈。司马光每三日删一卷,共用四五年时间,删定为81卷。全书虽由集体编成,而义例一贯,文风统一,浑然如出一手。 相同点: 都是巨著通史; 史家都有严谨的治史精神; 文笔生动,留下许多名篇; 都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 重视史料考证; 都在前代史学基础上传承创新。 不同点: 史书体裁:《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 编撰宗旨:《史记》“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资治通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编撰方法:司马迁实地探访为《史记》撰写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司马光占有大量史料并谨慎考辨取舍; 不同点: 内容范围:《史记》记载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载战国至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编撰机构:《史记》由司马迁一人完成,《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主持下的史局共同完成; 史书规模:《史记》130篇,50余万字,《资治通鉴》290余卷,300余万字。 三、刘知幾与章学诚 刘知幾:与监修官员意见不合,郁郁不得志,便闭门治学,潜心于《史通》的写作。《史通》对唐以前的中国史学作了系统的考察,阐述了史书体例、编撰方法以及史家著述的原则等。刘知幾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还提出史家“三长”说(史才、史学、史识)。 章学诚:不满乾嘉时代的考据学风,倾心于文史评议。《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研究、品评古今学术的名著。章学诚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他在刘知幾史家“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史德”。 《史通》对历代史书的源流、体例、内容、编纂方法进行全面评论,开创了新的史学体例。在《史通》中,刘知几提出“史才三长论”。三长者,谓之史才、史学和史识。 刘知几说:“夫有学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 对于史识的内涵,刘知几说“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其中包含了史德之因素。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中说:“虽刘氏之所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于是就提出“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以补充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论”。何谓“史德”?章学诚说,史德就是“著书者之心术”。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提出“史家的四长”,就是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史德被置于如此重要之地位,是历史认识和史学家的自觉意识进步的重要标志。 传统史学的特点 观念:复古、循环。 研究对象:皇族、王朝、英雄人物。 研究内容:政治、军事、外交。 研究方法:史料考证、重在叙史。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借鉴其他学科不多。 * * 西汉(前145——87年) 北宋(1019——1086年) 中国史学双壁 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异同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