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中考复习单元检测一(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中考复习单元检测一(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中考复习单元检测一(解析版)

中考复习单元检测一(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 一、选择题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40 cm B.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C. 脉搏正常跳动的频率为70Hz D.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答案】C 【解析】A. 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 一个正常人的脉搏是每分钟70次左右,即频率为70Hz符合实际;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点睛:根据生活中物体的长度、鸡蛋质量、人的脉搏、人对地面的压强的实际数值,利用课本中涉及到的物理量及单位进行估测解答. 2. 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 A. 同时到 B. 甲先到 C. 乙先到 D. 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假设此时他们用的时间为t,则甲的速度为,则乙的速度为,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当他们到达终点时,则甲通过的路程为110m,时间 ,则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时间 , ,所以甲先到,故选B。 3. 如图所示是某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像,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指的是速度的大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由图示可知,只有乙段路程为匀速直线运动,故应选B。 【考点定位】匀速直线运动 4. 2015年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如图所示是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 ) A. 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 B. 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 C. 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 D. 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博尔特是第一个冲线的,所以其跑的最快,用的时间最短,故A正确,D错误;由于不知道其它选手的时间,无法进行排名,故B错;知道全程的长和所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故C错;应选A。 【考点定位】机械运动 5.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的,故C正确;“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D正确;应选B。 【考点定位】声现象 6. 如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答案】B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由于太空中是真空的,没有可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在飞船的舱外不能直接对话,故应选B。 7.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图实验是为了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符合题意;B图实验是为了证明音调与空气柱长度有关,不符合题意;C图实验是为了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不符合题意;D图实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鼓面振动幅度不同,鼓声响度不同,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选填D。 考点:实验目的分析 8. 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色 C. 声音的音调 D. 琴弦的振幅 【答案】C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点睛: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9. 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