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两分,共50分)
1. 重农抑商的首倡者是
A. 商鞅
B. 汉武帝
C. 明太祖
D. 康熙帝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首次明确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正确;汉武帝、明太祖、康熙帝执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CD错误。
2.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土地兼并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 宋代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不景气状况
C. 土地兼并顺应了时代要求,带来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 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在古代中国,土地兼并问题没有得到基本解决,排除A;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宋代经济的发展与唐末五代经济发展的关系,所以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并没有长治久安,排除C;由材料“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可知,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所以答案选D。
点睛:教材上一般只讲述了土地兼并不断严重的情况以及统治者解决土地兼并的措施,并没有涉及到宋代的不抑制土地兼并,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学习。
3. 下面两幅图均是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砖画,这反映出当时嘉峪关
?
A. 农业主体地位逐渐削弱 B. 铁犁牛耕取代游牧生产
C. 农、牧业生产方式并存 D. 生态环境基本得到改善
【答案】C
【解析】第一幅图反映的是牧业,第二幅图出现了牛耕,反映的是农业,说明了当时农、牧业生产方式并存,故C项正确。农业依然是国家经济的主体,排除A项,B项中的“取代”表述错误,生态环境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4.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是
A. 礼器和兵器
B. 农具和酒器
C. 礼器和农具
D. 兵器和农具
【答案】A
【解析】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乐府钟是礼器,三角援戈是兵器,由此可知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兵器,故A项正确;图片没有农具,故BCD项错误。
5. 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说明汉代(? )
A. 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
B.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C. 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
D. 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具使用得便利,农民就可以节省劳力而得到较多的收获,所以A的说法明显错误,可以排除;灌钢技术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可排除C;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可排除D;因此本题选B。
6. 下图所示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A. 汉朝 B. 宋朝 C. 唐朝 D. 明朝
【答案】A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7.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史实与此论断无关的是
A. 宋都东京高度繁华
B.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 海外贸易空前活跃
D. 形成晋商徽商等大商帮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明清时期形成晋商徽商等大商帮,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8. 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B.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张”
D. “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答案】D
【解析】A项与材料中的“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经济现象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中的“草市”是民间集市,与“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无关,排除;“夜市”的信息与唐朝时期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中“勒”是命令的意思,体现了对街市的严格管理,故D正确。
9.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这种心态变化表明
A. 社会动荡影响价值取向
B. 商业经济引发观念变化
C. 重商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D. 百家争鸣引发思想改变
【答案】B
【解析】经济的发展会推动思想的变化,材料中“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正是由于该时期商业经济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华安一中、长泰一中等四校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第一次(4月)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福州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华安一中、长泰一中等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下学期第一次(4月)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华安一中、长泰一中等四校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第一次(4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华安一中、长泰一中等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下学期第一次(4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永春一中、培元、季延、石光中学四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4月)联考数学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永春一中、培元、季延、石光中学四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福州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重庆市重点中学(江津二中等)八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省级联考】海南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省级联考】海南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调研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宣威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民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3月月考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民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