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4月教学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4月教学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4月教学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4月教学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其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山东力诺“光伏发电”项目,在华北平原沂南县岸堤镇兴旺庄村,为目前境内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去年6月份已发电,年发电量约5000万度,一期工程占地规划占地1000亩,后期工程规划占地300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下列属于该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是 A. 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 B. 当地消费市场广 C. 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D. 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2. 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则一天中,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A. 春分日一一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 B. 夏至日一一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C. 秋分日一一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D. 冬至日一一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答案】1. A 2. A 【解析】 1. 光伏发电需要有丰富的太阳辐射,该地区有目前境内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说明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是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A对。消费市场广、山地、丘陵面积广大不一定适宜开发太阳能,B、D错。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C错。 点睛:光伏发电需要有丰富的太阳辐射,该地区有目前境内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说明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市场广、山地、丘陵面积广大不是光伏发电的条件。根据日出日落方向,判断集热板朝向。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是地质时期形成的断陷湖,其形成初期原是一个淡水湖泊13万年前由于构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演变成了闭塞湖,后来逐渐形成咸水湖,现在青海湖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化曾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促使青海湖由淡水湖变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地壳断裂下陷②地壳隆起③风沙活动频繁④全球气候变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 湖区东岸N地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化作用 B. 风力堆积 C. 流水堆积 D. 湖水堆积 5. 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 A. 湖区西部地売断裂上升 B.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 C. 风力堆积作用强烈 D. 引湖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减小 【答案】3. D 4. B 5.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形的变化,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当地的地质作用和地形的变化。 3. 青藏高原开始不是高原,是一片海,后来地壳运动,青藏高原抬升,海陆变迁,海水慢慢干枯,面积原来越小,一直到现在,海水枯竭成青海湖,同时,地壳运动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干,青海湖彻底变成咸水湖。选择D。 4. 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漠化曾不断加剧,西北风将沙子吹到湖区东岸N地沉积形成沙漠,选择B。 5. 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湖区西部地壳断裂上升,若 断裂漏水,整个湖都可能没有水,再说近几十年没有发生大的断裂运动,A错;近几十年气候变干,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B对; 风力堆积作用不可能这么大,C错;咸水湖不能 引湖水灌溉,D错。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发明的。下表为二十四节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惊蛰和霜降节气与哈尔滨实际物候相比 A. 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 B. 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 C. 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错后 D. 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提前 7. 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 B. 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C. 冬季风增强,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D. 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 【答案】6. A 7. C 【解析】 6. 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哈尔滨位于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故与实际物候相比,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故选A。 7.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