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法律人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DOCVIP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法律人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法律人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法律人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专业任选课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法律人类学基本知识以及探索问题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方式,并将法律人类学的“理解他人的法律,善待他人法律”的基本态度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美”的文化自觉精神,以及“反思性”的学科特点运用到各类研究中,以期建立全新的法学认识论体系。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法律人类学的性质和发展历程,阐释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从法律人类学的学科角度讲解法发展的历程,原始禁忌——习惯——习惯法——法的运动轨迹,介绍法的生成发展,法的继承与移植。社会控制的诸种方法及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模式、优越性。法律多元的观点、法律多元理论及法律多元的实践。民间纠纷与民间纠纷解决中的多元化权威及运用,法的层次性及多样性,民间法及多元纠纷解决手段的合力运用的功能。 (四)教学时数 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六)教学方式 本课程教学将采取讲授、观看影视作品并评析讨论、材料分析、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 (七)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专业任选课,考核方式为随堂考查。平时教学中任课老师应注意考勤,学生缺课达规定的旷课量以上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按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查成绩占60℅来评定。 第一章 人类学、法律人类学与民族法学 教学要点: 讲述人类学、法律人类学与民族法学的科际关系,使学生了解法律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特性,介绍其在我国法学学科体系中的设置。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类学、法律人类学及民族法学概念(1学时) 一、人类学的概念 人类学是研究人或者说是研究人类和它的文化的这样一门学科。 二、法律人类学的概念 法律人类学又称法人类学、人类学法哲学,是人类学和法学科际整合中出现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内容是立足于人类学观点,立足于经验和感受,立足于跨文化的比较,对传统法学的概念、研究方法进行批判,并试图建立全新的法学认识论体系。 三、民族法学的概念 民族法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法是指由国家制定认可的调整国内民族关系,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应包括宪法中有关民族条款,专门的民族法规,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民族方面的规定,从而构成独立体系的民族法律规范;而狭义上的民族法,则专指民族法文件,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 第二节 人类学、法律人类学及民族法学的相互关系(1学时) 一、人类学与法律人类学的关系 人类学包括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而法律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人类学是法律人类学的上位概念,法律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法律现象,尤其是异民族的法律现象为主旨。 二、法律人类学与民族法学的关系 尽管法律人类学在国内是一个无名的学科,但是,与法律人类学联系紧密的另一个学科却在国内法学界取得了名分,这个学科便是民族法学。民族法学是一个复杂的、边缘性的学科。民族法学实际上是界于法学和民族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学科,它的发展离不开法学与民族学的理论支撑。二者的区别:其一,研究的领域不同;其二,研究的目标不同;其三,研究方法不同。 三、法律人类学的特点 1、法人类学研究的法不是研究者所在的主流社会的法,而是他者的法。 2、由于研究对象的原因,一般情况下,这种法并没有形成为发达的法律体系。 3、法人类学研究的法具有地方性特征。不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就不能真正地掌握。 第二章 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要点: 讲授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对象的变迁。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研究对象(2学时) 在法律人类学的发展史上,研究对象并不是确定不变的。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学者,研究对象常常不一样。早期法人类学家的兴趣在于对原始法和法律史的探究;当今的法律人类学在保持其研究传统的同时,也将研究的视角投向现代社会,研究现代社会的法律文化与社会控制。 第二 研究对象的范围(2学时) 一、社会进步与法律制度的变迁 二、人类冲突的控制 三、纠纷的形成、表现、控制和解决 四、法的定义 五、西方法律体系与非西方法律体系的比较 六、传统法文化与外来法文化的冲突和调适 七、法律多元 八、少数民族的权利保护 九、司法人类学 第三章 法律人类学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要点: 介绍法律人类学的起源及成立的标志。法律人类学是随着人类学家的法律现象研究和法学家的人类学研究而产生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诞生的公认的标志性成果是马林诺夫斯基的《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讲解法律人类学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介绍法律人类学发展中的特点。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律人类学的起源(1学时) 早期人类学的发展与法学家的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