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年重庆考试说明(历史)14.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重庆考试说明(历史)14

2013年重庆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重庆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考试说明的历史学科部分。 历史学科的命题坚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思想性和时代性,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掌握程度;注重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勈 注意体现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考查。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例1 (201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15.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解析:C。从谢晋的生卒年月可以判断为明朝,《永乐大典》为朱棣时期编写,当时都成在今天北京,当时叫北平,B是元朝,D是清朝。 说明:本题提供了四个历史时期的局部疆域示意图,要求考生熟练利用地图材料,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图文信息,同时联系所学知识,熟悉当时候历史背景,准确把握题目主旨,实际要考查的是明朝前期的都城京师(南京),而非靖难之役后迁都的京师(北京),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本题选项设置干扰有效,层次感较强,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图文材料的能力。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例2 (2011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37.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崇儒兴学”的盛事。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50余起文字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就是笼罩在文字狱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韦庆远《明清史续析》 材料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朝文化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这一问史实归纳为正面罗致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反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 答案:方面罗致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 说明:本题的材料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清朝知识分子工作及命运的相关信息。仅从字面上理解材料是不够的,还要从字里行间最大程度地提取信息,这样才能将材料反映的史实完整准确地归纳出来。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例3 (2011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15.《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已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①重开边境贸易 ②割让幽云十六州 ③约为兄弟之国 ④封元昊为夏国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宋夏庆历和议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准确、深入把握所学重点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和合理的解读。题干中的信息提示,元昊请臣,宋朝对夏屈意抚纳,这是中国古代史宋夏和议具体内容,考生可运用已学知识,深入理解宋夏和议的背景及具体内容,区分其他迷惑项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例4 (201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解释:A “八七会议”当纠正的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 说明:“八七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转折性会议,其重要内容就是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即题干中所说的“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的“错误”。这一“错误”在教科书上明确表述为“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本题以《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来设置情境,主要考查考生辩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例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