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病因和分类》专题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龋病病因和分类》专题讲稿

早期扫描电镜可见表面凹陷内有大量的细菌及菌斑。 显微放射摄影显示表层下脱矿,而表层矿化相对增高。 牙骨质较薄,脱矿的牙骨质很容易沿生长线崩裂、缺失而使病变较快地累及牙本质,形成类似于冠部牙本质龋的组织学改变,龋进展缓慢时,在相应的髓腔侧可见修复性牙本质。 龋 的 再 矿 化 晶体溶解的同时也存在再矿化,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当钙、磷离子达到一定浓度,或pH上升,可使晶体形成和生长。釉质龋表层和暗层、牙本质龋脱矿层观察到比正常晶体大的晶体 多暗层 早期釉质龋的镜下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牙本质龋(成洞后)的镜下表现? 牙骨质龋的发生有何特点? 牙本质龋为何较釉质龋进展快? 龋的病理变化中哪些提示龋可发生再矿化? 说明未形成龋洞时典型的平滑面龋和窝沟龋的镜下形态特点及原因。 电镜观察可见小管内起先有较多的针状和(或)多边形矿物盐沉积,这些矿物离子来源于起表面脱矿层游离出的无机盐离子的再矿化。硬度较正常牙本质为低,表明有一定量的脱矿发生。 脱矿层 :位于透明层病变的表面,是在细菌侵入前,酸已扩散至该区域所引起的脱矿改变。其中小管结构仍较完整,小管内亦无细菌存在,仅见管周和管间牙本质的磷灰石晶体数量减少,但胶原纤维结构基本完好。此外,部分管周有时还可出现少量的体积较正常为大的晶体,表明同时也有再矿化的发生。 透射光观察牙本质龋磨片时,可见此区域呈现黑色,称为死区。脱矿后的牙本质由于色素易于沉着而呈淡黄色。此层因无细菌侵入而在龋治疗的窝洞预备中可加以保留。临床上可用碱性品红染色来区别此层和浅表的感染组织,因前者往往不易被着色。 细菌侵入层 :位于脱矿层的表面。细菌侵入小管并繁殖 有的小管被细菌所充满。 随小管壁和管间牙本质脱矿的进一步加剧,胶原纤维可发生变性。接着有机物基质被蛋白分解酶分解,管周牙本质变薄或破坏,小管相互融合形成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可见牙本质小管扩张,扩张的小管可排列呈串珠状。 坏死灶内充满了坏死的基质残屑和细菌 坏死灶可与牙本质小管垂直,形成横向裂隙。 形成原因: 可能与生长线有关 可能与相邻小官液化坏死灶融合有关 或由于病变沿牙本质小管侧支相互交通 或脱矿后基质中有机成分收缩所致 裂隙内有大量的细菌(变性) 临床窝洞预备时因彻底清除该层组织,以免今后发生继发龋。 坏死崩解层 :这是牙本质龋损的最表层,也是龋洞底部的表层,此层内牙本质完全破坏崩解,只是一些残留的坏死崩解组织和细菌等 透明层 脱矿层 细菌侵入层 坏死崩解层 牙 骨 质 龋 cementum caries 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后,牙骨质表面菌斑沉积,继而龋病形成,临床上见于老年人根龋。好发于牙颈部。 其患龋率上升 始于菌斑,早期病变为表层下脱矿(潜行性龋) 随着病变进一步进展,细菌产酸和代谢产物沿穿通纤维向深层进展(矿化程度低,进展快) 病变沿生长线及层板状结构向牙骨质上下扩展,造成牙骨质剥脱 剥脱多于牙面平行,最终牙骨质结构崩解,龋洞形成(与放线菌有关) 较小的孔隙产生方式: 1.直接脱矿 2.矿物盐再沉积 暗层内的一些晶体直径达 45-100nm 暗层同时包含着脱矿与再矿化 可见于85%~90%的病变中 病损体部:主要部分。该层孔隙容积在边缘区较少,约占釉质容积的5%,而在中心区则增加到25%甚至更多。该层较为透明。不仅如此,其釉质生长线和横纹也更为清晰 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该层呈正双折射 显微放射摄影显示放射线透射区与病损体部形态大小相符 该层晶体直径可减小至10-30nm。提示病损体部脱矿最为严重(100%) 表层 :相对完整的表层,一般厚约20-100μm,在病损体部衬托下呈现放射线阻射像。(有脱矿) 孔隙容积为5%。表层部位在龋损发生时往往首先受到酸的侵蚀,然而它却较病损体部脱矿为轻(原因)见于95%的病损 透明层 暗层 病损体部 表层 釉 质 龋 超 微 结 构 变 化 扫描电镜见釉柱中心部脱矿呈蜂窝状;釉柱周脱矿,使釉柱更为清楚;普遍脱矿,灶性孔出现 透射电镜下晶体外层开始脱矿、溶解,晶体不规则,晶体间微隙增宽 晶体中央脱矿,沿晶体长轴进行,晶体中空,从晶体一开端开始脱矿呈头发夹状 当晶体溶解数目增加,釉质变成更多孔,开始时剩下的晶体还能保持原先排列方向,但在病变晚期,晶体排列紊乱,最后晶体弥漫破坏,很多细菌侵入釉质龋病变中 窝 沟 龋 Pit and fissure caries 窝沟的特殊解剖形态和周围釉柱的排列方向与平滑面釉质不同,也形成三角形的龋损区,但基底部向着釉质牙本质界,顶部围绕着窝沟壁。 病损常从窝沟的侧壁开始,然后呈环状围绕着窝沟壁进展,沿着釉柱长轴方向向深部扩展。当其超过窝沟底部时,则侧壁的病损相互融合,由于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