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推荐
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马良怀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目录总序导论··························。·。··············,··············,·········一(1)第一章 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的复兴·········4·····。········.. (10)第一节 顽强生存·······································.. (1)0第二节 复兴之过程·······························4····.. (26)第三节 复兴之原因·········4··············。···········.. (48)第二章 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的发展··························。. (6劝第一节 传 统道家学说的基本特征··················.. (65)第二节 正始玄学对道家思想的发展···············.. (SU第三节 竹林名士、郭象对道家思想的发展·········.. (9)7第四节 张 湛 对道家思想的发展·····················.. (11)7第三章 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的生存状态·············4····.. (131)第一节 在政治学说中的运用························.. (132)第二节 在 人 生哲学上的体现························.. (1/1们第三节 在道德重建中的作用·························。·. (1几9)第四节 在 宗 教中的作用···········4··················.. (169)第五节 在 美 学上的表现····························。·.. (18)1参考书目·····················。···4·····················。·········.. (191)001导论导论1东汉的历史,可以和帝为线,划分为前后 两 个 阶 段。自安帝以下,东汉E朝政局动荡,国事[l非,逐步走向衰落。“汉晋之际”,指的就是从东汉安帝开始直至东晋、刘宋之交的这一历史时期。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史上,“汉晋之际”是一个灾难深重 的 年代,“党锢之祸”、黄巾起义、董卓乱京、三国争战、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工敦之乱、苏峻之乱,加上数不清的地震、海啸、干旱、淫雨、蝗虫、瘟疫等等,可谓灾祸连绵,蜂出叠起。但是,在道家思想的发展史上,汉晋 之 际 却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自西汉中叶以降,道家思想经过长久地潜伏、积蓄,终于在这一时期里复兴、勃发,并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汉晋 之 际 道 家思想的发展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东汉后期,是道家思想挣脱压抑,走 向 复 兴 的时期。随 着 东 汉政治的1益颓坏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冲击,天人感应神学的权威逐渐动摇,一步步走向衰落,由此带来了思想领域的解放,名法之学、道家思想等纷纷走[了历史的舞台。自东汉后期王符、崔皇、仲长统等人掀起的社会批 判 思 潮 开始,名法思想来势猛烈,崛起迅速,并得到社会的普遍响应和接纳。随后,曹氏父子、诸葛亮等人将其付诸政治实践,收到了显著的效果。001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四辑)1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与名法之学的急风暴雨般地复兴风格不同 ,这 一 时 期道家思想的复兴来得舒缓、平和,犹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却又无处不在。在张衡的《骸骸赋》、《思玄赋》的字里行间,我们已能明显感 到老庄思想的存在,读到了老庄式的超越情怀。儒学大师马融在“以义理解经”的同时,目光已转向道家,注释了《老子》、《淮南子》、《离骚》等道家著作。扬雄的《太玄》、王充的《论衡》等一批沉寂已久的具有浓厚道家思想的著作被蔡岂、王朗、宋衷、王肃、虞翻等人从历史的宝库中发掘出来,熟读深研,宣扬传播,一时间成为显学。即便是“罢默百家,独尊儒术”的年代,道家的人生哲学在 士 大夫中间仍然保持着一定影响。随着东汉后期察举征辟制度的蜕变破坏和政治的日益腐朽,使更多的士人挣脱了对功名利禄的迷恋,淡化了对社会、群体的依赖,而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中走出来接纳了道家的人生哲学。他们中有的人如韩康、矫慎、法真、戴良、庞公等等,远离尘世,遁人荒野,逍遥于山水之间;有的人如徐程、申屠蟠、郭泰、黄宪、符融、田盛等等,虽身在尘世,然拒绝庙堂,避祸全身,犹庄子“曳尾于途中”(庄子·秋水》)。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黄宪,他出身牛医之家,既无显赫之功业,亦无藏诸名山之巨著,然而无论是在朝如陈蕃、荀淑等达官显贵,还是在野如郭泰、戴良等名流狂士,无不交口赞誉,爱慕有加,其原因就在于他身上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商品学》(第2版)1-11章题库章节练习题答案全书测试题参考答案含原题.pdf VIP
- 23ZG21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pdf
-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 VIP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 .docx VIP
- (高清版)DG∕TJ 08-2165-201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docx VIP
- 3.3.5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达B档).doc VIP
- 道口开设施工合同5篇.docx VIP
- 九一八国旗下演讲稿《勿忘国耻吾辈自强》.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