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忻炳小白菜组16
目 录
汉代漆器历史地位及生产分工…………………………………………………2
汉代漆器出土情况 …………………………………………………3
汉代漆器选材与造型 …………………………………………………5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 …………………………………………………6
总结 …………………………………………………7
汉代漆器工艺
汉代的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漆器的生产,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设官管理漆器生产的就有八郡:如广汉郡、蜀郡、河内郡、河南郡、颍川郡、南阳郡、济南郡、泰山郡等。蜀郡、成都、广汉的工官,每年各用费500万。此外梓潼郡、武都郡也都设有工官。
在汉代,盛产漆器的楚地似已衰落,而四川的蜀郡、广汉郡则已成为漆器生产的主要中心,产量很大,制作精美。
汉代漆器的生产组织严谨,分工很细。1932年,在朝鲜平壤附近的乐浪,曾出土不少汉代的漆器。有的漆器铭文上记录了制作的地点、年月、分工名称、工官姓名等。其分工如下:①素工:制作漆胎灰底。②髹工:是在漆胎上涂漆。③画工:在漆器上彩绘。④上工:在漆器的口缘上铜扣的。⑤雕工:此字难认,有认为是雕字,有认为是浣字。但证之实物, 当时还未有进行雕饰的。故有作涂朱色漆的解释。⑥铜扣黄涂工;作铜扣并鎏金的。
⑦铜耳黄涂工:漆器附耳作铜扣和鎏金。⑧清工:漆器的最后修饰工序。⑨造工:作漆胎的。⑩漆工:专门制漆的。?供工:供应材料的。这种具有制作工序铭文的漆器,在贵州也有发现,内容简略,但大致相同。
从漆器铭文的制作年代看,从西汉的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前后一百年间,是汉代漆器生产的发达时期。《史记》:“陈夏千亩漆,……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就是说种漆树干亩,可以与作千户侯的官职相等。由此可见漆树种植的兴盛。
贵族统治者为了满足生活的奢求和豪华,不惜一切工本,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从事漆器的制作。《盐铁论》:“一杯倦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富者银扣黄耳,金礨玉钟。中者野王贮器,金销蜀怀。”反映了当时贵族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剥削生活。
汉代漆器的出土地很多。如湖南长沙、河南洛阳、山东文登、河北怀安、江苏扬州、广东广州、贵州清镇、四川成都、甘肃兰州、陕西西安以及新疆等地,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反映了汉代使用漆器已经十分普遍。
广州龙生冈汉墓,曾出土漆耳杯,木胎黑漆,绘有涡形菱形花纹。漆方盘,朱色,没有装饰。圆漆套盒,上层装两个小盒。长方形漆匣,内盛漆套盒和铜镜等物。漆案,彩绘云气纹,点缀以奔驰的虎鹿。
广州东郊汉墓,曾出土漆耳杯、漆格盒、漆碟等,木胎黑漆,有漆书“董南”、“郑当申六”等字铭。广州先烈路西汉墓,曾出土木胎漆盘9件,彩绘变体凤纹图案,并填以金彩,有篆书“高乐”字铭,当是私营漆工标记。
山东文登汉墓中,出土漆器甚多。有漆碗,夹贮胎,朱里黑表,绘有流云纹。漆椭圆三格盒,夹芝胎,内放梳篦、小镊等物。漆奁,绘流云纹,木胎。漆盘,木胎,朱里黑表。漆虎子,木质,口耳鼻为红色,眼和尾为黑色。
安徽合肥西郊汉墓:曾出土漆盒、漆奁、漆杯等,大件者为木胎,小件者有砂胎,彩绘直线和方格纹。漆箱有鎏金铺首和钉,漆盒,漆奁口沿则镶有金边。
江苏江都凤凰河汉墓,曾出土漆杯、漆盘、漆盒,杯上有“舍中杯”三字。
浙江宁波西汉墓,曾用土漆盒,漆梳,漆尺等。漆杯内有隶书“宜家”两字,著名漆器的用途。
漆器出土最具代表性的,是1972—1974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这里的一号汉墓出土漆器184件,三号出土漆器316件,总共500多件,其制作之精美,品种之齐全,堪为我国古代漆器工艺的一正匹极其珍贵的的资料。
汉代的漆器,不只作为贵族阶级的生活用品,也把它作为馈赠的礼物,并且远销国外。朝鲜乐浪王盱墓所出的汉代漆器甚多。王盱是乐浪太守下的一个六白石官吏,既如此奢华,可以想见一般。1924年在蒙古匈奴贵族墓中,也曾出土过汉代漆器,有漆杯、漆盘等,杯上刻有“建平五年九月,工王潭经,画工获壶,天武省”等字,杯底刻有“上林”两字,当是汉代上林苑的漆制器皿输入匈奴的明证。
汉代漆器的胎,有木胎、竹胎,夹纻等。主要的是木胎,有三种做法:旋制、剜削和卷制。旋制和剜削多用于大物件器物或不规则器形,胎形较重。卷制则是以薄木板圈卷,如奁、卮等圆形器物,胎形较轻。
汉代漆器的造型,比战国更为丰富。以前的漆器多为小件器皿,此时则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壶、漆钫。出现了漆礼器,以代替青铜器。漆物的品种,有耳杯、漆盘、漆盒、漆罐、漆奁、漆卮、漆案、漆几等。耳杯的数量甚多,双耳造型有变化,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