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19
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吴天石一、我国古代学者的勤学苦读 1
二、我国古代学者的读书方法 3
三、虚心向老师学习 7
四、重视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 11
五、“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5
六、我国古代学者的“笃行”精神 19
一、我国古代学者的勤学苦读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有很多很好的意见。《学记》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又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好吃的鱼肉,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高明。《中庸》上说:“好学近乎智。”把智慧看作是学习的结果。荀子在《劝学篇》中谈学习的作用说:一天到晚地空想,不如学习片刻得益大。踮起脚来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远。我们登高招手,胳膊并没有加长,但人家在比较远的地方也看得见;我们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人家听起来就清晰得多。乘坐车马的人,不一定是快腿,但是跑完了千里迢迢的路程;乘坐船只的人,不一定会游泳,但是渡过了洪波浩荡的江河。有成就的人并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天资,而是善于通过学习来增强自己的本领[1]。《孔子家语》上记载着孔子说服轻视学习作用的子路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孔子的门徒子路看孔子,孔子问:“你爱好什么?”子路说:“我爱好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你这个。我只是说,以你这样的才能,再加之以学问,还有谁能及得上呢?”子路说:“南山的竹子,用不着加工,天生就是直的,砍下来做箭,可以射穿用犀牛皮做的盔甲。由此看来,学习有什么用呢?”孔子说:“把这个竹子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装上箭头,把箭头磨得尖尖的,这样,射入得不是更深了吗?”子路恍然大悟,连连下拜说:“我一定记住你的教导。”[2]正因为我国古代学者看到了学习对于一个人的认识和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们提倡勤学苦读。
我们要了解我国古代学者勤学苦读的精神,首先要了解我国古人在学习条件上的很多困难。
首先是书的困难。我国古代最早的书,是用竹简或木牍做的,这些书很笨重,以后有了帛比较方便了,但价钱很贵;纸是到了东汉时才有的。在印刷术发明以前,著书的人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刻,或者用竹子削尖了蘸(音zhan战)着漆,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上去。而且这些书,都是收在“金匮石室”,一般人是不容易看到的,就是后来经过辗转抄写,书多起来了,家境贫寒的人也还是买不起。所以西汉伏胜传经,就全凭口授[3]。西晋左思作了《三都赋》,人家要学习,也全凭抄写,弄得洛阳纸贵[4]。东汉王充,他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就常常到洛阳的市场上去,读人家放在那里出卖的书,凭他的记忆力,把这些书的内容记住,终于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写出有名的著作《论衡》[5]。宋朝的晁(音chao潮)以道想要读《公羊传》和《谷梁传》,到处寻求不着,后来好容易借到了一本,就把它抄了下来[6]。
其次读书需要灯油纸笔,古代有些人因家庭贫穷买不起,于是就产生很多动人的故事。如晋朝的孙康,小时候很爱读书,但家里穷,买不起灯油,于是在冬天的晚上就冒着严寒,借着积雪的反光来读书[7]。“映雪读书”、“囊萤照读”是我国一直流传的美谈[8]。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四岁上就死了父亲,母亲教他读书,没钱买纸笔,于是就用芦柴棒在地上写字[8]。“欧母画荻”,也是有名的故事[9]。
再次,是古代求师的困难。古代学校很少,而且也只有贵族的子弟才能够上学。后来,虽然有了私人讲学,但也要束脩(孔子接受学生,收一束十条的干肉,叫束脩。后来称学费束脩),交不起的人还是上不了学。那时,为了求师而长途跋涉是常有的事。宋朝陆游的祖父陆佃曾经穿了麻鞋,跑了千里的路程,到南京向王安石学习经学[10]。
我们读到明代学者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中所自述的苦学经过,不能不受感动。宋濂说:我小的时候就喜欢研究学问,家里穷,弄不到书,只好到有书的人家借,亲自抄写,约定了日子还。大冷天,砚台结了冰,手指冻得弯不过来,还是赶着抄,抄完了送回去,不敢错过约定的日子。因为这样人家才肯借书给我,我也才能读很多书。到成年了,越发想多读书,可是没有好教师,只好赶到百里路外,找有名的老先生请教。……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行李,走过深山巨谷,冬天大风雪,雪深到几尺,脚皮裂开了也不知道。到了客栈,四肢都冻僵了,人家给喝了热水,盖了被子,半天才暖和过来。那时一天吃两顿饭,穿件破棉袍,从不羡慕别人吃得好,穿得好,也从来不觉得自己寒伧。因为求得知识是最快乐的事情,别的便不理会了。[11]
我国古代学者由于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又了解了学习必须克服许多困难,特别是爱惜宝贵的时光,勤于学习。如晋朝的陶侃就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当惜分阴。”[12]
强调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这在古代也是有的。如三国时吴国的吕蒙就曾这样强调过。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名将,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后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许文参赛课件37.ppt
- 许浑律诗论略12.pdf
- 许真说课37.ppt
- 许负《相书》的作者与源流38.pdf
- 许院生死教育课件——中国内地近十五年(1997至今)来死亡教育研究述评37.ppt
- 许行的经济思想37.ppt
- 论 吴 蔡 体20.doc
- 论_以诗为词_杨海明28.pdf
- 论_史记_人物刻画的方法_葛力力25.pdf
- 论_慕课_本质_内涵与价值_刘和海43.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