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许负《相书》的作者与源流38
许负 《相书》的作者与源流
王 晶 波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驴 ,驴 ,驴 ,驴 ,驴 谚 ,驴 ,驴 ,驴 ,—;
摘要:敦煌保存的5个卷号的许负 《相书》写本,是 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古代相书残卷。
本文逐一考察了书中所列的13位作者,指出其伪托的性质;并依据史志书 目的著录,对该相书
从唐前直至宋元的发展源流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许负 相书 作者 源流
中图分类号:(;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52(2006)04~0073—07
在敦煌文献中所保存的10余个卷号的写本相书中,有5个写卷属于许负相书系统,包括
CI-I.87、P.3589V、S.5969、P.2572(A)和P.2797。许负是中国古代相术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
一 ,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以其名字命名的相书、相法不下十数种,但均已亡佚,传世的仅有明代刊
本 《许负相法》16篇,以及收录在 《神相全编》中的一些零星、片断的内容。敦煌发现的这些标
明 “许负等十三人集(撰)”的相书,是 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古代相书残卷,也代表着敦煌相术
的主流。研究这些残本,不仅有助于考察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相术的流传和影响,弄清敦煌民
间信仰的一些问题,也可由此追溯古代相书源流、作者,以及这类典籍的流播传承脉络。郑炳
林先生的《敦煌写本许负相书残卷研究》一文着重考察了这些写本的内容及与传世文献所载
的异同,本文则从作者与源流的角度,对敦煌许负系统相书进行一些探讨。
敦煌保存下来的许负系统相书,其共同的特点是:书名题作 《相书》一部或 《相书》一卷,作
者题 “汉朝许负等一十三人集”或 “撰”,序中称共有36篇,全书依照五官、四肢、手足等身体部
位划分篇 目,依次论说各部位不同的形貌特征所代表的命运吉凶贵贱,占辞的形式、内容大致
相同。因为这些共同特点,历来的研究者往往以 “许负相书”或 “许负系统相书”称之。
5件写本残卷中,P.2572(A)号与P.2792号写卷首段残,没有留下作者姓名。其余3件,
CH.87号前题 :“《相书》一部,汉朝许负等一十三人撰。许负、李陵、东方朔、管公明、陶侃、耿
恭、朱云、黔娄先生、张良、鹿先生、神农、李固、张禹。许负 《相书》及身面诸文屎合卅六篇。许
负撰。凡卅六篇,并序。”P.3589V基本与CH.87相同,只列 12位作者人名,没有李固,当是抄
写疏漏所致。S.5969号残损严重,仅存 “口恭、朱云、黔娄先生、张良”4人姓名。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 目:《敦煌写本相书研究》;项 目编号:05XZ002。
收稿 日期 :2005—04—20
作者简介:王晶波(1964一),女,吉林洮南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古文献与敦煌学研 究。
· 73 ·
敦煌学辑刊 2006年第4期(总第54期)
从书前所题看,所谓的许负相书,并不是许负一人独撰 ,而有着不同时代的l3位作者;同
时,许负列在 13人之首,书中也一再强调 “许负相书”、“许负撰”,可见许负在其中的核心地
位。
在中国古代相术的发展历史中,许负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许负生活于秦末汉
初,其占相事迹主要记载在 《史记》中。 《史记 ·外戚世家》与 《绛侯周勃世家》记载了其为文
帝母薄太后与周亚夫看相的事迹。 《外戚世家》载,秦末纷争,天下未定之时,在魏王魏豹宫内
的薄姬,随母魏媪 “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
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汉使曹参等击虏
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中华书局标点本,第 1970页)”因为许负的一句话,引
起如此的政治军事变动,可见许负相术在当时为人信从的情况。而薄姬后来生了儿子刘恒,并
最终做了皇太后的命运 ,也使得许负的相术得到更加确凿的验证,以至于司马迁要在其书中特
地加以记录。《绛侯周勃世家》则记载了许负为周亚夫看相,预言了周亚夫为侯、为相,并最终
饿死的未来命运,并留下了让后来相士奉为至理的相辞:“有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