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历史沿革第四章 中国古代刑法文化 .pptVIP

中国法律历史沿革第四章 中国古代刑法文化 .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律历史沿革第四章 中国古代刑法文化

刑罚制度的变化: ⑵充军刑法定化: 罚犯人到边远地区从事强迫性的屯种或充实军伍,是轻于死刑、重于流刑的一种刑罚,作为死刑代用刑 “刑莫惨于此”。 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五等。 终身充军:本人充军到死即为刑罚执行完毕; 永远充军:本人死后罚及子孙、直到丁户子绝为止。 * 明《大诰》强调重典治吏,处刑比《大明律》都要重,且其效力在律之上,使用了很多法外酷刑,如剥皮实草、族诛、凌迟、枭首、墨面文身、挑筋去指、挑筋去膝盖、断手、斩趾、刖足、枷项游历、重刑迁、阉割为奴等几十种。 在刑罚制度上是一大倒退。   * 清朝刑事法制的特点 加重对“十恶”罪,尤其是“反逆”罪的惩罚; 沿用“奸党”罪名; 严惩思想犯,大兴文字狱。 * 庄氏明史案 查嗣庭“维民所止” 沈德潜“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 徐俊“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胡中藻“一世无明,又降一世夏秋冬” “一把心肠论浊清” 康雍乾三朝文字狱 (按照谋反、谋大逆罪处理) * 谋反、谋大逆罪的处罚 (唐朝)本人不分首从,皆处斩刑,16岁以上父子处以绞刑,其他亲属可以不处死刑。 (明朝)本人不分首从处凌迟刑,祖父母、父母、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叔伯、侄子,凡16岁以上,不限籍之异同,不论笃疾残疾一律处斩刑。 (清朝)本犯不分首从处凌迟刑,父子、祖孙、兄弟及同居男子16岁以上者,不分同姓异姓、不限籍之异同、不分是否残疾,一律处斩。 * ⑵文帝时期刑制改革的内容: 一方面:废除肉刑 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5年徒刑) 劓刑改笞三百(笞刑) 斩左趾改为笞五百(笞刑) 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 另一方面:使“罪人有期”,将终身劳役刑改为有期限的劳役刑制度。 文帝景帝时期的刑罚制度改革 * ⑶景帝时期进一步完善刑制改革 恢复斩右趾刑罚 减少笞刑的数量 笞300——笞100 笞500——笞200 制定《箠令》使笞刑规范化 对刑具的规格和材料进行了限制 行刑中间不得换人 * ⑷文景刑制改革的意义: 废除肉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保护生产力;使我国古代刑罚手段由野蛮残酷变得较为人道。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是古代法制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是由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过渡的重要标志; * 1、流刑的出现:南北朝时期出现; 2、宫刑的废除:北齐正式废除。 3、缩小连坐的范围:妇女连坐、没为官奴婢 4、初步形成封建五刑制:《北周律》中的刑罚体系已相当明晰,分为死、流、徒、鞭、杖。北魏北周时期初步形成、隋朝正式确定封建五刑制。 魏晋南北朝刑罚制度的改革发展 * 唐律:封建制五刑的确定 1、五刑二十等:  ⑴笞刑五等,10-50下,每10下为一等;“笞杖”  ⑵杖刑五等,60-100下,每10下为一等;“常行杖”  ⑶徒刑五等,1年-3年,每半年为一等; ⑷流刑三等,2000-3000里,每500里为一等;(劳役一年) (加役流——死刑的替代刑 “三千里,居作三年”)  ⑸死刑二等,绞、斩两等。 五刑除由于犯“十恶”处死刑、犯“不孝”处流刑外,均可以铜来赎。 * 杖刑 * 斩刑 * 腰斩:将受刑者拦腰斩断。 * 绞刑 * 2、十恶  ①谋反,谋危社稷;  ②谋大逆,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行为;  ③谋叛,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  ④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的犯罪行为;  ⑤不道,杀死一家非死罪三人,把人肢解、造畜蛊毒及以邪术诅咒人等的犯罪行为;  ⑥大不敬,危害皇帝的人身安全和尊严的犯罪行为;  ⑦不孝,子孙不能善待父母、祖父母的犯罪行为;  ⑧不睦,亲族之间互相侵害的犯罪行为;  ⑨不义,侵犯长官和夫权等的犯罪行为;  ⑩内乱,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 * 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 ——《唐律疏议》 对“十恶”犯罪的处罚原则: 1、谋而未遂也构成犯罪; 2、本人一律处以重刑,株连亲属以及知情不告、不追者。 3、为“常赦所不原”,不能享受特权;死刑不待秋冬行刑,“决不待时”。 * 3、贵族官吏的特权规定:  ①议:指八议,八种人享有;  ②请: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五品以上官员及“八议”一定范围的亲属享有;  ③减:六品、七品的官员及议、请者一定范围的亲属犯流罪以下可减一等处罚;  ④赎:所有官吏及其一定范围的亲属,犯流罪以下可以铜来赎罪。  ⑤官当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