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与中国和平发展
* 中国经济兴衰史 纵向观察中国经济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 ——康乾盛世(62% -- 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奇迹 * 中国的经济奇迹 1979-1997年18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8%的高增长速度。 GDP平均六年翻一番: ——1957年 619亿; ——1987年1万1千多亿; ——1959年 1400多亿; ——1992年2万6千多亿; ——1975年2997亿; ——1995年5万8千多亿; ——1983年5900多亿; —2003年达11,6694亿; ——2004年达13,6515亿;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 达到18,2321 亿元 * 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报告 回望刚刚过去的2003年,从统计表格中的GDP到百姓手中的菜篮子、从政府机构改革到日渐红火的市场经济,演绎着一部发展的交响曲。政府换届,我们目睹了一个英姿勃发的领导群体;决胜SARS,我们忆起了气吞四海的峥峥风骨;三中全会,我们瞭望中国经济美好的蓝图;“神五”飞天,我们圆了亿万中国人的飞天梦;这就是我们的2003,满含艰难和泪水、成功和喜悦、困难与伤痕、光荣与骄傲的2003。 * 非常考验 中国经济在2003年经历了两大考验,第一是迅速蔓延的SARS危机,第二天是自然灾害。 * 改革提速 2003年是改革力度较大的一年,随着商务部、发改委、银监会、国资委等新机构的先后问世,中国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拉开序幕。 * 问题交锋 2003年是成绩斐然的一年,也是问题交锋的一年,在这一年人民币是否升值,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等各种问题、争论、迷茫、困惑接踵而来。 * 经济拼图 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这一年长江三角洲16位市长握手拆除城市竞争与合作间的种种壁垒,这一年“泛珠三角”9+2计划正在破茧而出。 * CCTV2004的年度经济报告 五色斑斓的中国经济 * CCTV2004中国经济年度报告 太多的关怀让我们感动,太多的财富让我们鼓舞,太多的焦点让我们记忆,太多的经验让我们总结,太多的往事中感受世界变化,并期望在变化中越走越好…… 以五种颜色:黄色、红色、黑色、绿色、蓝色来概括2004中国经济的发展。 * * * * 2003年中国经济的局部过热 * 中国居民住行需求的变化 *部分行业过热(钢铁、汽车、电解铝、煤炭、纺织) 2004年通货膨胀的阴影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英文缩写? 2004年9月份CPI指数为5.2%,10月份开始回落到4.3%,全年上涨3.9%。 *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 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万亿美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 Q:中国对外资的依赖会否影响中国的经济安全??? 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连续9年成为被反倾销调查量最多的国家 ——西班牙埃尔切市华商鞋店被烧。 根本策略:中国经济由高能耗、简单粗放经营——健康、节能、环保型经济的转变 人民币的汇率问题 * 中美关系——寻求中美利益的共同点 “遏制台独,是中美的共同利益。” ——胡锦涛 中美两国都不愿意因为台湾问题而影响各自的战略目标 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反恐、反核扩散、反伊斯兰世界的反抗。 中国的战略目标是2050年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都规定了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而且在美国政府眼中,中美关系高于美台关系,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大国关系。 中美双方都不愿为台湾问题打仗。 * 中日关系——降至冰点 靖国神社问题 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暗中较量(邀李登辉访日,日外相美化侵台历史等等) 深层原因: (1)历史情结。 (2)台湾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岛国心态,有危机感。 钓鱼岛与东海油气田的争议陷入僵局 结构性问题:日本的入常问题 * 四道防线 (1)?打历史牌。 (2)联合国结构不合理,发达国家太多,因此应该首先加入非洲国家,获得了非洲的支持。 (3)增“常”是重大问题,要“团结谋共识”,要形成共识。 (4)老的常任理事国有否决权,新的常任理事国没有否决权。 * 原因解析:两国的发展 日本的努力目标与中国的国家利益相冲突 中国的快速崛起使日本备受压力 日本由开始的“反美”到与美国捆绑,对付中国 日本从未在战后认真反思历史 具体的利益争夺导致两国关系的僵持 区域合作中中日的地位逆转 * 改善中日关系的契机 (1)中日经贸互补性强,而且经济态势在发生变化,日本越来越有求于中国。 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国,而日本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在下降,由第一降为欧盟、美国之后,成为第三。而中国的发展成为刺激日本经济复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