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4__内忧外患和中华民族崛起 .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4__内忧外患和中华民族崛起

西方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 (19C中—19C末) 特征: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战争手段 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19C末—20C初) 特征:政治以华治华、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 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20C初---1945年) 特征:从列强共同支配到日本独霸 第四阶段:二战后(1945—20C70S) 特征:美国扶蒋反共、以华治华 鸦片战争的影响 战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政治)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 中国的历史进程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史开端.(社会性质) 其他(看高一复习资料) 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道:“圆明两度 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两度劫”发 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全国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原因。 材料1 “甲午孝钦皇及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六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藏园群书题记》 材料2 清军的枪炮大都采自英、德、美、法等国,军舰的炮弹虽然“实储火药,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 ------摘《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3 “我军无事之秋,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故一旦军兴,同无把握。虽执事所司,未谙款窍,临敌贻误自多。” -----《甲午中日战争》下 材料4 李鸿章认为:北洋舰队“只八船可用,北洋千里,全资屏蔽,实未敢轻于一掷。” -----《中日战争》(三) 材料5 日本逐渐形成了强占台湾、侵略朝鲜、夺取满洲、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中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引自新课标(必修)《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①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仍未觉醒,最高统治者对战争未作充分准备; ②枪炮弹药等军备质量差; ③平时训练敷衍塞责,流于形式; ④李鸿章等奉行了避战保存实力方针 ⑤日本作了长期的战争准备 ⑥根本原因:封建制度腐朽 (二)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的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组织基础;思想基础;外部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   标志 高潮 失败 教训 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时间、影响) 第一次高潮 时间、起讫标志、教训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合作的政治基础 (标志: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 北伐(1926年7月) 标志:“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 没有取得革命领导权;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在八七会议上予以纠正) 国民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井冈山道路: 红军长征 (1934--36)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意义--建立军队 确立了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毛泽东-----由城市转向农村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一条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原因: 遵义会议: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 时间、内容、意义 八一宣言: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长征结束: 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1936年10月 背景: A、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全民族抗日活动高涨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民族危机严重,中共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意义: 117页 抗日战争 背景 时间 1937-1945 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并对占领区进行残暴的统治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标志)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