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的典型案例与主要模式研究[精品].docVIP

产融结合的典型案例与主要模式研究[精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融结合的典型案例与主要模式研究[精品]

PAGE 产融结合的典型案例与主要模式研究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03667356 一、国内外发展历程 PAGEREF _Toc303667356 \h 1 HYPERLINK \l _Toc303667357 (一)产融结合在国外的发展 PAGEREF _Toc303667357 \h 1 HYPERLINK \l _Toc303667358 (二)产融结合在中国的发展 PAGEREF _Toc303667358 \h 2 HYPERLINK \l _Toc303667359 二、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PAGEREF _Toc303667359 \h 3 HYPERLINK \l _Toc303667360 (一)制造业:通用电气(GE) PAGEREF _Toc303667360 \h 3 HYPERLINK \l _Toc303667361 (二)服务业:联合包裹(UPS)和沃尔玛(Wal-Mart) PAGEREF _Toc303667361 \h 5 HYPERLINK \l _Toc303667362 (三)高科技行业:英特尔(Intel) PAGEREF _Toc303667362 \h 7 HYPERLINK \l _Toc303667363 (四)酒店业:万豪酒店(Marriott) PAGEREF _Toc303667363 \h 8 HYPERLINK \l _Toc303667364 三、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PAGEREF _Toc303667364 \h 11 HYPERLINK \l _Toc303667365 (一)德隆与华润:“先烈”与“先驱” PAGEREF _Toc303667365 \h 11 HYPERLINK \l _Toc303667366 (二)复星:做中国的“巴菲特” PAGEREF _Toc303667366 \h 15 HYPERLINK \l _Toc303667367 (三)联想:立足产业发展的投资家 PAGEREF _Toc303667367 \h 18 HYPERLINK \l _Toc303667368 (四)海航:并购打造“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 PAGEREF _Toc303667368 \h 20 HYPERLINK \l _Toc303667369 四、主要模式及相关探讨 PAGEREF _Toc303667369 \h 24 HYPERLINK \l _Toc303667370 (一)主要模式 PAGEREF _Toc303667370 \h 24 HYPERLINK \l _Toc303667371 (二)相关探讨 PAGEREF _Toc303667371 \h 25 广义的产融结合是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通过股权融合和业务合作等各种形式实现两者的结合;狭义或真正意义上的产融结合是指企业通过涉足产业与金融领域来实现产融互动,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价值的过程和活动。发达国家实践表明,产业集团在大型化过程中不仅需要畅通的投融资渠道,更需要将资本证券化、多元化,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求积极的平衡;而金融企业也需要工商企业的资本参与,以保证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产融结合既是社会资源达到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但与此同时,由于金融产业及市场具有波动剧烈等特性,产融结合也蕴含着巨大风险。 如何才能通过产融结合使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获得持续成长?本文将首先从背景角度对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然后结合中国国情和锦江实际,从产业资本涉足金融资本的视角选择国外与国内各5个典型企业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最后结合锦江国际集团的情况进行相应探讨,供决策层参考。 一、国内外发展历程 (一)产融结合在国外的发展 产融结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动态的演进过程。在西方国家,经历了“融合—分离—融合”的发展过程。19世纪末,欧美各国实行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各国政府基本上不限制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股和跨业经营。由于当时的产业整合运作比较依赖于银行,一批以摩根为代表的“由融而产”的企业集团逐渐形成,如美国的洛克菲勒、摩根、花旗、杜邦,日本的三井、三菱、三和、住友、第一劝业等。 1930年代大萧条后,基于对大萧条的反思和反垄断的需要,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的市场准入、相互持股和投资实行严格的限制,使从金融业发端的产融结合模式的发展受到了遏制。但是,以通用电器(GE)为代表的“由产而融”的产融结合模式开始起步,至70年代美国许多产业集团都建立金融部门乃至开始办金融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